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贵金属材料是纳米尺寸大小的贵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金属特性,以及纳米材料带来的结构特性,如小尺寸效应和大比表面积等。纳米贵金属材料除具有特殊的光、电、磁学性能外,还能展现优于本体材料的功能特点如高效催化性和抑菌性等。这些性能特点使得纳米贵金属在新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对纳米贵金属材料的分类、合成方法、结构、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做了简要的介绍。纳米金属材料往往通过对金属离子的还原得到。为了避免纳米粒子发生团聚,其材料制备过程中常加入稳定剂。本论文以琼脂糖同时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出纳米贵金属/琼脂糖复合凝胶。通过采用直接还原法,以氯金酸、硝酸银与琼脂糖为原料一步制备了纳米金/琼脂糖以及纳米银/琼脂糖复合凝胶。研究了反应条件及后处理方法对纳米粒子尺寸及形貌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散射粒度仪等检测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金、银/琼脂糖复合凝胶中的纳米金、银粒子为球形,粒径为1~10nm/1~50nm,粒径分布较为均一。随着氯金酸/硝酸银浓度的增加,纳米贵金属粒子数量会随之增加,其粒径则会随之减小。纳米贵金属粒子含量随琼脂糖浓度增大而增大,而粒径大小会随琼脂糖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热搅拌时长的增加,纳米金、银粒子数量也会随之增加。通过研究酸碱性溶液和离子强度对纳米金/琼脂糖复合凝胶稳定性的影响,从而确定纳米金/琼脂糖复合凝胶合适的使用条件。结果表明:离子强度不会对复合凝胶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温度为~40℃,pH值为10的碱性溶液为使用纳米金/琼脂糖复合凝胶极限条件。在此范围内,纳米金/琼脂糖复合凝胶在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中表现出明显的催化活性,在实验条件下完全反应时间约为30 min。在重复利用实验中,该复合凝胶的催化性能随使用次数增多有一定下降。通过抑菌圈实验研究了所制备的纳米银/琼脂糖复合凝胶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纳米银/琼脂糖复合凝胶的抑菌能力随着凝胶制备反应中硝酸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亦随着制备反应中琼脂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以氯金酸/硝酸银和琼脂糖制备纳米金、银/琼脂糖复合凝胶,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后处理容易,为新型纳米金属催化剂、抑菌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