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音乐世家,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曲家,也是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的一生中写过22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其中一部典型的意大利喜歌剧。这部歌剧主要讲述了费加罗和苏珊娜作为人民阶级的代表反抗并战胜贵族阶级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主义暴力统治的精神。这部歌剧剧情引人入胜,旋率优美动听,在诞生的二百多年来被广为流传幷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其中“咏叹调《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是剧中伯爵夫人的经典唱段,也是抒情女高音必唱的经典曲目”(1)。这首作品是伯爵夫人的数个唱段中最能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角色性格特点的一首。伯爵夫人在剧中是一个很特殊的角色,她是这部典型的喜歌剧中唯一一个具有正歌剧形象的人物。她向往爱情忠于婚姻,是新时代敢爱敢恨的贵族女性代表。伯爵夫人这一角色使歌剧增加了戏剧性冲突,也使整个歌剧更加丰满和立体。本文先从作品的曲式结构和调式以及作品的旋律特征这几个方面对《哪里去了,美好的时光》这首咏叹调进行音乐语言特征的梳理。然后着重从四个方面对这首作品的演唱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是发音咬字和语言的逻辑重音,强调歌唱语言对作品表达的重要性以及歌唱中要注意的咬字和重音问题”(2);其次是扎实的气息支撑和对音色的控制在演唱中的运用;再次是乐段和乐句的层次处理对于细腻准确的诠释作品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宣叙调和咏叹调两个部分对作品的情感处理进行细致的分析。本文的最后主要分析歌唱家对作品的处理以及自身在学习和演唱中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