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非政府组织行为的高校志愿活动是一种无偿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体现了人们的奉献和互助精神。志愿活动发源于西方国家,之后传入中国,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高校志愿组织产生了,开展着不同种类的志愿活动。本文以高校志愿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分析高校志愿活动的现状、存在问题,找出原因,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由此,促进和完善高校志愿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建设国家的大任将由他们来负责。那么,具有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了解社会,体察民情,便是当今大学生的必选课。而高校志愿组织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当前,高校志愿活动不断发展,高校志愿组织持续增加,但很多问题也凸显了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是:志愿者服务观念不强,服务领域和对象有限,志愿活动经费不足,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对高校志愿活动缺乏认可的社会大环境,缺乏系统的志愿者活动培训,行之有效的激励不足,管理模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机制:采取多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方式;建立高校志愿者活动的跟踪反馈机制;建立高校志愿者活动的评估机制;健全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协调机制。其次,加强我国高校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自身建设:加强组织高校志愿者系统培训;丰富高校志愿者组织活动方式。再次,推进高校志愿者与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合作:有效保持信息畅通;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志愿组织募资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