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构建城市与自然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而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机。生态城市的起源较早,但直到20世纪晚期才在城市规划领域蓬勃发展,虽然迄今还没有公认的“生态城市”的定义出现,但“生态城市”已经被越来越多专家和政府官员所接受,并试图将其转化为最基本的原则融入到城市的建设、生产和消费之中。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素有“中国水都”之称。作为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丹江口在自然和人工基础环境上还十分薄弱,经济发展上相对不足,社会和谐还有待提高。基于以上实际情况,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进行了研究,接下来结合丹江口生态城市建设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丹江口的发展现状、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最终筛选了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构成丹江口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其发展程度和现状,并依据指标体系的分值和权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丹江口市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总体来说,丹江口在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以生态安全保障为主要目标,改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经济和适宜产业,实现全市环境、经济、社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环境方面,应加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建设,特别是森林、水资源、土地资源,还有大气治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的政策、设施方面不断加强;经济方面:产业方面需要进行结构调整,注重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生产方面需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社会方面,注重城乡基础设施的均等化布局,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注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人口的素质,加强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提倡绿色出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广节能产品和技术、建设节能建筑、增加新能源的利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