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对TGase催化羊毛接枝聚赖氨酸的促进作用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氨酰胺转胺酶(Transglutaminase,简称TGase)能催化蛋白质大分子中谷氨酰胺剩基上的γ–羧酰胺基(酰基供体)和赖氨酸剩基上的ε–氨基(酰基受体)发生酰基转移反应,形成蛋白大分子间ε–(γ–谷胺酰)赖氨酸异肽键共价交联。本文通过采用不同方式预处理羊毛织物,力图通过改变羊毛表面结构,提高羊毛织物TGase酶促接枝ε–聚赖氨酸(ε-PLL)的反应效果,为羊毛、蚕丝及其他蛋白质材料的生物法功能化改性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选用“减法”预处理羊毛织物,适当破坏羊毛鳞片层,考察其对TGase催化羊毛织物接枝ε-PLL反应及接枝效果的影响。其次,对羊毛织物进行“加法”预涂层处理,拟增加羊毛表面接枝位点谷氨酰胺剩基的含量,考察其对TGase催化羊毛织物接枝ε-PLL反应及接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法预处理中,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DCCA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TGase催化羊毛接枝ε–PLL的反应程度,其中DCCA作用效果最好,高锰酸钾次之,过氧化氢效果相对最差。染色布样的K/S值测定结果及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均可进一步佐证这一结论。对接枝前后羊毛织物的润湿性能及抗菌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接枝ε–PLL后的羊毛织物润湿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也被赋予一定的抗菌功能。其中DCCA预处理后接枝ε–PLL的羊毛织物的润湿性能和抗菌性能提高最为显著,其润湿时间缩短到35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67.63%。采用DCCA预处理主要破坏了羊毛表面的二硫键,使羊毛表面的部分二硫键S-S氧化断裂成-SO3H。接枝反应可改善羊毛纤维的耐热性能、提高表面Zeta电位、增强织物的亲水性能。戊二醛交联聚合后酪蛋白分子量明显增大,且比酪蛋白吸附涂层到羊毛织物上的量多,对TGase催化羊毛接枝ε–PLL促进作用效果也相对较好。涂层可改善羊毛织物的润湿性能,其中聚合酪蛋白吸附涂层后接枝羊毛织物的润湿时间相对酪蛋白吸附涂层后接枝羊毛织物的润湿时间更短,润湿性能更好。利用戊二醛的交联作用可将酪蛋白交联涂层到羊毛织物表面,有效提高了TGase催化羊毛接枝ε–PLL的作用效果。接枝后的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84.30%,抗菌性能的提高也有力的印证了酪蛋白交联涂层羊毛织物可有效的提高TGase催化羊毛接枝ε–PLL的作用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了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Ⅰ、CA72-4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法对31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Ⅰ、CA72-4和TSGF
<正>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当你童年时,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建设极速进行,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水准也要求越来越多。那么燃气工程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自然也受到了广泛的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汉族人群PPARγ2基因Pro12A 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M2-N)易患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78例2型糖尿病(DM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脸分析已成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脸检测及识别系统被用于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26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m、C肽及尿β2-m联检,结果显示,三者联检能提高肾病诊断阳性率,现报告如下。
冠心病(CHD)为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常规诊断CHD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典型的临床体征、心电图表现,但特异性并不高[1]。SOD是O2-的清除剂[2]。
利用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壳聚糖,将吡喃糖环上的C2C3位的共价键打开,引入醛基基团,制得的壳聚糖氧化产物(双醛壳聚糖D-CTS)在造纸工业及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D-CTS对
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但是现有原位测试中还没有能够直接获得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原位测试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基于Mohr-Coulomb模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