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然而,正当我们为所取得的物质文明感到欣喜的时候,却出现了资源枯竭、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地摆到了人类的面前,人们逐渐意识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而在现代社会,产业结构是联系人类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绝大部分都可以包含在产业经济活动这一范畴之内。区域产业的发展及其数量结构的演变,在显著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和生产生活现代化的同时,也对区域资源结构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许多学者,围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前人大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没有将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来研究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产业结构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和总结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探讨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在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资源、环境情况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以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作为定量研究的主要工具来衡量安徽省产业结构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系统间发展的最佳拟合方程,得出我省产业结构与资源系统、产业结构与环境系统、资源系统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并测算了安徽省产业结构、资源、环境三系统综合协调发展程度。针对安徽省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低协调度,分析目前我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