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来昔布对大鼠乳腺肿瘤及COX-2、C-erbB-2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an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大鼠乳腺肿瘤及COX-2、C-erbB-2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单纯组、塞来昔布组、三苯氧胺组及联合组,腹腔注射MNU诱导乳腺肿瘤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乳腺肿瘤发生率、潜伏期、数目、重量及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C-erbB-2的表达。   结果:1.各组诱发乳腺肿瘤发生率比较塞来昔布组60.00%、三苯氧胺组55.56%、联合组42.11%低于单纯组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塞来昔布组、三苯氧胺组与联合组三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2.各组诱发乳腺肿瘤潜伏期比较塞来昔布组[(55.5±7.22)天]、三苯氧胺组[(56±7.27)天]、联合组[(56.3±7.85)天]长于单纯组[(46.8±5.96)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塞来昔布组、三苯氧胺组与联合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3.各组诱发乳腺肿瘤数目比较塞来昔布组[(1.67±0.65)个]、三苯氧胺组[(1.8±0.79)个]、联合组[(1.5±0.76)个]少于单纯组[(2.72±1.2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塞来昔布组、三苯氧胺组与联合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4.各组诱发乳腺肿瘤瘤体重量比较塞来昔布组[(1.71±0.48)g]、三苯氧胺组[(1.69±0.56)g]、联合组[(1.48±0.58)g]小于单纯组[(2.56±0.88)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塞来昔布组、三苯氧胺组与联合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5.COX-2的阳性率塞来昔布组16.67%、三苯氧胺组为60%、联合组12.5%、单纯组61.11%,塞来昔布组、联合组与单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苯氧胺组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6.C-erbB-2表达的阳性率塞来昔布组0%、联合组0%低于单纯组16.67%和三苯氧胺组20%,但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1.塞来昔布和三苯氧胺对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大鼠乳腺肿瘤发生、发展均有防治作用,但作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合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没能达到统计学意义。   2.塞来昔布防治肿瘤的发生发展主要通过抑制COX-2起作用;也有可能通过抑制C-erbB-2表达而起作用。而三苯氧胺防治肿瘤的作用与COX-2及C-erbB-2表达无关。
其他文献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是引发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及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据WHO数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有约1.27
研究背景:自杀作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广泛关注。自杀者的自杀行为的预谋性和准备计划的程度各有不同,根据不同计划程度进行“低、中、高计划自杀”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