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教育部印发最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尝试STEM教育;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在美国展开,随STEM教育实践的开展,在STEM教育中又加入人文“A(Arts)”元素,形成了STEAM教育,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跨学科思想。本质上看,STEAM教育是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与探究能力。世界各个先进国家已经陆续加入到STEAM教育改革的行列中,将STEAM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融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也是我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由此,在STEAM理念下,构建以项目完成或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的小学科学课程项目式活动的教学模式,培养我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势在必行。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结合最新《标准》和STEAM教育理念的特点和本质,首先提出了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项目式活动设计原则,即项目式活动内容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项目式活动内容最好是来源于生活、项目式活动设计充分体现STEAM理念的本质与特点、项目式活动实施过程要考虑学生个性;其次,在借鉴ADDIE通用教学设计模型基础上,明确了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项目活动设计流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五个阶段,并指明每个阶段教师需完成内容;再次,应用此流程开发设计适合小学高学段的无线遥控车、飞机滑翔机和扬谷扇车三个项目式活动并实施;其中扬谷扇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分为三个活动单元,一是扬谷扇车简易模型制作,二是利用扬谷扇车简易模型以小组竞赛探讨影响扬谷扇车性能的因素,三是扬谷扇车实物模型组装;最后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整体项目式活动教学效果和学生对项目式活动满意度进评估,总结项目式活动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经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