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在中国爆发式增长,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AI时代的到来,代表着以AI为主要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成为各国改革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随着智能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人工智能作为其核心技术,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智能化发展不仅会带来就业量的变动,产生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同时引起了就业结构的转变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和作用下,通过聚焦智能化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具有必要性。首先,Yoav Shoham教授及其团队在2019年发布了《人工智能指数2018年度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衡量国家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人工智能活力指数。本文借鉴该方法,并结合国内外其他成果,将人工智能发展分成AI投入和AI产出,利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衡量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作分析影响劳动力就业量变动的中国智能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其次,在智能化发展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过程中,将人力资本引入模型,运用改进后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用受教育年限法计算得到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本存量作为模型中人力资本的数据。然后根据理论以及现状研究的相关结论进行数据搜集,利用中国31个省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人力资本在智能化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中所体现的价值。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替代效应大于其补偿效应,“机器换人”的现象愈发明显。并且,人力资本在智能化发展影响劳动力就业的进程中具有中介作用,且以中、高技能人力资本为主。再次,利用GM(1,1)和GM(1,N)模型对智能化发展以及对劳动力就业影响趋势进行预测分析,2018-2025年的预测结果显示智能化发展的增速远远高于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量增速,且对中、高技能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劳动力市场会出现新的供不应求状况。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针对中国智能化发展现状以及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趋势提出对策措施。
其他文献
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现代化管理手段中的标志性措施,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对于以股权激励为核心进行的各类研究结论却一直未达成一致。对于企业而言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效果是否明显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范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国企改革的新形势等,巨大的人才需求、资金需求等促使国有企业也对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了新
法律服务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律师事务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和信息技术的潜力凸显,法律市场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变动中。社会责任
随着我国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铁路线路的复杂性对动车组动力学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高速动车组一般在专属的高速铁路上运行,但我国既有线路所占比重较大,由于地形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小半径曲线,且一些线路的小半径曲线较多,由此带来的曲线通过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抗蛇行减振器安装在车体和转向架构架之间,抑制二者之间的相对回转振动,从而抑制转向架的蛇行运动,但同时也阻碍了车辆通过曲线时车体相对转向架的转动。为
武警院校是培养各类武警人才的前沿基地,有着与部队不同的特性,院校的管理教育工作相对部队而言又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院校管理干部的能动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