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服务发展的越来越快导致我国金融业越来越发达,使得金融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奠定了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得核心地位。而对金融业起到支撑作用的银行业,其发展规模的大小和经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金融行业的繁荣程度。外资银行在我国进行金融市场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不得不在面临内部竞争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外资银行的冲击,传统的依靠存贷利差来获取利润的手段已经不可持续了。因此,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而增强其在金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保证其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并且抢占国外市场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面对着国内国外的双重压力,对我国银行效率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尽可能的在理论方面扩展思路,在实证方面给予案例支持,有利于提升我国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竞争力,并且为银行在提高效率方面作出一定的参考和建议。本文选取了 14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区间为2006-2015年。首先通过超效率SBM模型,以员工人数、固定资产总额、利息支出和营业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以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作为期望产出指标,不良贷款作为非期望产出,对样本银行进行效率测度;然后选取总资产收益率、存贷比、非利息收入占比和资本充足率作为一层变量,设立年限、股权结构、市场份额作为二层变量,构建多层统计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和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提供了一些建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国有属性对于商业银行的效率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总资产收益率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而非利息收入占比和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对于商业银行效率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总资产收益率的交互作用,提升了总资产收益率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