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3月13日,计划生育政策被确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推行,这一政策虽然对我国控制人口规模、加快经济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本身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客观上凸显了独生子女家庭的异常脆弱性,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变为失独家庭。近年来,失独家庭的数量不断攀升,随之出现了许多特殊而复杂的个人和社会困境,失独家庭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从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厘清了农村失独家庭由于失独所产生的生活困境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选取了万州区农村地区失独家庭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生活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支持情况展开了调查。万州区位于重庆东北部,是重庆仅次于主城区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是三峡库区经济、教育、文化、交通枢纽中心。万州区辖52个镇乡街道,是重庆市内下辖镇乡最多、人口总数最多,城市体量最大,管理单元最多的区县。以万州区为例,对我国其他的典型农村地区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以社会支持理论、需求理论以及社会交换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的方式,对农村失独家庭的生活现状,社会支持现状及主要问题,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和分析。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笔者并没有笼统的从政策、制度和社会层面对农村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进行划分,而是通过文献的阅读和考虑到农村失独家庭的特殊性,在社会支持体系中,除了客观的物质、情感支持以外,还应该包括失独家庭主观的感受以及对社会支持网络中资源的利用度,根据肖水源、杨德森的社会支持评定表,通过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支持的利用度三个方面的完成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在研究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时,主要从农村失独家庭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传统观念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判断。通过对万州区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失独家庭客观支持来源缺失,政府、社区、村委会等正式支持主体支持力度小,(2)农村失独家庭对于支持的主观满意度较差,(3)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利用度低,(4)万州区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从而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影响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的主要原因除了政策、制度、立法等,失独家庭的经济收入、婚姻状况、传统观念都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程度产生了影响。最后笔者根据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基于本文的理论基础,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三个方面对构建农村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提出了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