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负荷肌萎缩小鼠运动耐力的变化及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qsams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长时间去负荷会导致骨骼肌的重量丢失和肌纤维类型的转变,进而引起骨骼肌收缩特性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但是否对骨骼肌运动耐力产生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拟聚焦在去负荷诱导不同程度肌萎缩的发生是否对运动耐力的产生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实验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去负荷0、7、14及28天组(n=7)。去负荷结束后,将每组小鼠置于跑台中以15m/min匀速运动,通过测定运动耗竭时间和距离以比较其运动耐力。通过组织学、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对比观察肌纤维的横截面积、TNNI1和TNNI2蛋白表达以及快慢肌纤维含量的变化,研究去负荷肌萎缩对小鼠运动耐力影响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①去负荷诱导肌萎缩形成过程中,至去负荷28天,小鼠后肢背侧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肌肉重量持续丢失。②相对于对照组,去负荷7、14和28天后小鼠运动耐力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69.8%(P<0.001)、34.5%(P<0.001)、28.3%(P<0.001)。③HE染色结果表明,去负荷7天后,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即明显减少,至去负荷14天后肌纤维萎缩程度最大,但在去负荷28天后肌纤维横截面积又略有增加,但同对照组相比仍明显减少。④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的结果表明,在去负荷诱导的肌萎缩过程中,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中的慢肌纤维蛋白及慢肌纤维含量下降,而快肌纤维蛋白和快肌纤维含量增多。结论:①在去负荷诱导的肌萎缩过程中,随着去负荷时间的延长,小鼠后肢背侧肌肉重量持续丢失,肌纤维横截面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②在去负荷诱导的肌萎缩过程中,随着去负荷时间的延长,运动耐力持续下降。③肌纤维萎缩造成的骨骼肌收缩特性的改变可能是造成去负肌萎缩后运动耐力下降的直接原因。④在去负荷诱导的肌萎缩过程中,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内慢肌纤维比例的减少和快肌纤维比例的增加是造成其运动耐力下降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家庭规模的逐渐缩小,我国传统的以家庭为支撑的养老模式所具有的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传统的仅仅依靠子女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作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力补充,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我国养老模式中逐渐占有重要的地位,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文件鼓励机构养老产业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大量涌现。养老机构蓬勃发展
房产税作为地方税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地方税收体系、促进税收合理分配的重点,房地产改革的总体定位应是在调控房价、调节居民合理税负的基础上,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成为地
为了开发出价格合理、服用性能良好、玉石纤维功能性突出的锦纶基玉石纤维针织混纺纱。选用1.27dtex锦纶基玉石纤维长丝,1.67dex粘胶纤维长丝混纺,设计了4种混纺比例,3种捻度比
作为国际上通行的融资模式,PPP模式通过公私双方合作伙伴关系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是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创新模式.针对PPP项目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引入层次分析法(AHP),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老年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SABP)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15年12月130例老年人SABP患者,随机分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当玻色子原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时,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关于BEC的理论和数值方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计算BEC的基态、第一激发态以及动力学特性是BEC研究的基本问题。经典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也被称为Gross-Pitaevskii方程,已广泛用于描述BECs的基态和动力学特性。本文从B
<正> 概况我所以皮落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YPC-16和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YAU-26产果胶酶菌株,从六十三株各种霉菌中筛选出二株霉菌作为出发菌株。经自然分
针对大连地铁202标段的复杂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构筑物和地下水丰富、溶洞发育等问题,为了解决大断面浅埋暗挖车站施工及复杂地层长距离盾构掘进难题,采用了FLAC3D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方案比选优化,并应用智能监测、参数反分析技术及时修正施工参数,进行动态施工技术研究。针对典型的“上软下硬、软硬不均状态”和地面构筑物风险问题,在暗挖车站施工中应用FLAC3D三维模拟技术进行了大断面浅埋风道台阶法、CD法、C
目的:消渴病,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范畴。在全球的疾病杀手排行榜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排名第三。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在以不可遏止的趋势上升,发病人群趋向年轻化。而消渴病痹症作为消渴病并发证之首,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以同样的发病趋势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肠梗阻是许多妇科肿瘤患者晚期及终末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患者机体一般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肠梗阻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得以暂时解除,从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