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GPS技术是结合了移动网络基站信息和GPS星历信息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一种技术,目前在电信运营商推出的移动位置服务中,它是精度最高的定位方式。FCC于2003年底指出,目前已分配频段的利用率很低,从15%-85%不等。认知无线电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频谱感知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已经成为研究重点。但是,准确并且有效地获得时空域上的频谱空洞仍是一种挑战。本论文是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在北京邮电大学的宽带通信网络研究室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总结。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Ⅰ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到第五章,是作者在A-GPS混合定位系统项目中的研发工作的介绍;第Ⅱ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到第八章,是作者在认知无线电理论组的研究工作的介绍。在A-GPS混合定位系统项目的研发工作中,作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混合定位终端软件的实现和完善。依据A-GPS定位原理,混合定位系统共分为三部分,定位终端、服务器和参考站。终端需要通过与服务器的交互来定位自身的位置,并且把位置信息上报给服务器,同时还需要完成应急情况处理。终端软件的开发采用的是“宿主机+目标板”的开发模式,宿主机为PC+Debian,目标板为ARM9版本S3C2410+Linux。终端软件的应用程序是建立在Linux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基于进程间通信机制实现的。依赖规范的测试技术和流程,终端软件得以完善并最终交付。在认无线电理论项目组的研究工作中,作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认知无线电中空域频谱空洞的检测。认知无线电对无线电环境的分析必然包括对无线信号的时空处理,作者据此介绍了MTM-SVD算法和参数估计方法。并且对后者给予仿真实现,发现第二种方法可以获得探测区域内更加精确的干扰温度估计值,从而提高认知用户的频谱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