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引流区域淋巴结细胞对自体肿瘤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吸烟人数的增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长,在我国的城市和部分农村地区已成为第一位威胁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然而,目前的常规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对肺癌的治疗,5年生存率仅有30%左右。因此,研究开发肺癌的新疗法显得非常迫切。虽然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肿瘤病人经治疗后仍然存在着高复发和易转移的问题,主要是机体免疫力受损状况没有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肿瘤的免疫治疗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有望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过继免疫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可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细胞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ed lymphocyte, TIL)、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等,其中LAK细胞和TIL等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但由于LAK特异性差,活性的维持需大剂量IL-2,而大剂量rIL-2的应用常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故该方法的临床应用受到严重限制。TIL主要以CD3+T细胞为主,对自体癌细胞杀伤活性较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s induced killer cell, CIK)兼具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特点,是较理想的肺癌生物治疗。由于过继免疫治疗效果与接种效应细胞的次数和数量有关,适当增加接种次数和接种数量,可进一步提高疗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力图找到一种能够产生尽量多的免疫效应细胞,这种免疫效应细胞能够对自体肿瘤细胞有强大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在不对机体正常细胞产生伤害的同时,杀灭机体内部的肿瘤细胞。同时,产生免疫效应细胞的时间和数量能够满足临床多次使用的需要,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为肺癌的治疗探索一条新途径。
其他文献
体育训练过程中,普遍的存在训练损伤问题,该问题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甚至会损伤身体结构机能,导致训练无法开展,因此,康复治疗需要及时的开展。近年来,体育训练康复
通过对ASME焊接规范的深入学习,介绍了SA335-P11管道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的焊接方法制定焊接工艺评定的思路和依据,对工艺试验及结果进行了描述,为后续相关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
第一部分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介导的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与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疗程10~15 d。结
目的探讨耐高压输液港型中心静脉导管及附件[Power Port Implantable Port(以下简称Power Port)]在肿瘤患者的应用。方法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对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该院172
<正>今年下半年,杭州要建起一个杭州市城市档案中心,将全市性档案集中储存,包括规划、城建、人防、国土、医疗、公积金等各类专业档案,以后查询各种档案,"最多跑一次"。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