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共七部正史载有记录了一代藏书或一代著述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分别为:《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和《清史稿·艺文志》。《新唐书·艺文志》成书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弥补《旧唐书·经籍志》的不足,因为其目的十分明确,其特点往往因此被学术界忽略。学术界对《新唐书·艺文志》研究寥寥,即使有所涉猎,大多也是侧重于与《旧唐书·经籍志》的优劣比较。本文从史志目录的内容、体例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使我国七部正史经籍志、艺文志的研究更加完备。文章主要是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唐书·艺文志》的成书背景及过程。《新唐书·艺文志》是记载有唐一代存有的文献的史志目录,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在对外交流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就著录这一时代保存书籍的史志目录而言,《新唐书·艺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唐书·艺文志》成书过程以及成书因素的分析,使我们对其研究更加深入,对我国史志目录的了解更加完备。从我国目录学史看,《新唐书·艺文志》对此前史志目录的继承与创新,对我国古代目录分类法的主导——四部分类法的确立与弘扬,都能够彰显它作为记载有唐一代的史志目录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其特点与不足的梳理与说明,对其在我国目录学上的地位与贡献给予正确评价,都将对以后史志目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对成书的直接原因给予了交代,从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直到《新唐书·艺文志》的著录完成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史志目录具有继承性的特点,所以这其中史志目录的发展变化,在《新唐书·艺文志》中也予以了体现。《新唐书·艺文志》对之前的史志目录有所继承与发展外,也有自身的特色与不足,其优点值得后世的目录借鉴,不足也能对后世的目录著作到警示作用。本文从史志目录固有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新唐书·艺文志》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的比较研究,揭示出《新唐书·艺文志》对以前的史志目录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与《旧唐书·经籍志》的对比,用实例证实了《新唐书·艺文志》对《旧唐书·经籍志》的增补与订正,肯定了《新唐书·艺文志》补充旧志的作法和意义。通过对《明史·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的探讨,肯定了《新唐书·艺文志》对后世的史志目录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与求证及对《新唐书·艺文志》的体例与内容等的详细阐述,对《新唐书·艺文志》在史志目录及目录学史上的贡献作出准确的定位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