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持续了30多年高速增长后,许多学者开始担心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经济泡沫,因此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宏观分析和统计数据、图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综合原因和必然因素。以中国、日本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为视角,提出防范泡沫经济产生的措置和化解泡沫经济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视角比较新。即站在日本和日本以外的角度上,并把从两个视角上得到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深入地挖掘了泡沫经济诸多因素产生的条件背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日本经济的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5年到1970年,称为高度经济成长期,第二阶段是从1971年到1985年,称为安定经济成长期,第三阶段是从1986年到1989年,称为泡沫经济形成期,第四阶段是从1990年以后,称为泡沫经济破灭期。分析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说,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是引发泡沫形成的导火索。金融体制改革失败导致了金融自由化,是泡沫经济产生的温床。日银的长期超低金利是泡沫经济产生的催化剂,而企业的投机行为是泡沫经济形成的直接推手。从日本泡沫经济的惨痛教训中,得出几点对中国经济的启示。第一,尽快摆脱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靠欧美市场而生存的被动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尽量保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保持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性和渐进性,保持对金融体系监管的严厉和持续性。第三,即使控制房地产泡沫防患于未然。第四,及时疏导社会剩余资金,并为它们寻找一条安全合理的投资出路。第五,尽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消费”这辆马车修一条宽畅的道。日本在结束高度成长期以后,进入安定成长期、泡沫形成期、泡沫破灭期。中国经济目前也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如何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保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使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