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列车的运行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在不改变既有线路设施的条件下提高行车效率,已成为了地铁运营管理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终点站折返能力是制约正线行车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折返能力对于行车效率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论文以广州地铁六号线客运状况为背景,以提高终点站列车折返效率和优化运力配置为目的,通过分析各项行车组织方法,找出能效比最优的运输方案。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根据运输数据,深入分析六号线浔峰岗至香雪区段在早晚峰期的客流特点。然后基于三种车站折返线配置模型,对六号线主要车站的配线特点进行详细分析。(2)分析各种大小交路方式的运行原理和效率特点,研究大小交路行车间隔和运输能力的计算方法,然后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交路选型的优化建议。(3)针对缓解单向短时高峰的客流运输压力的问题,提出不均衡运输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不均衡运输组织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增加线路单向运力。(4)研究列车在站台执行折返作业的详细流程,从车站人员、乘务人员的各个作业环节入手,分析作业关键步骤并且提出优化作业流程的建议。(5)识别列车在折返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按照“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运营原则,提出具体可行的安全防控措施。(6)针对广州地铁六号线的客运特点,分别采用大小交路行车法、不均衡运输法对运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研究,提出最佳能效比的运输方案。通过行车组织优化,能够在不增设既有线路硬件成本的条件下起到优化运力资源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既有线路的运营管理和新线筹备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