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效能框架的英语名篇诵读课程评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and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明确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应具备人文特色。在这一背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启动了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英语名篇诵读课程是此次英语教学改革的众多成果之一,该课程将文化知识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并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工具,收获了来自学生和老师们的广泛好评。为了进一步促进英语名篇诵读课程的课程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课程评估,以期发现该课程的课程优势和有待改进之处。  本研究旨在对英语名篇诵读课程的核心课程要素进行评估,这些要素包括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探讨(1)英语名篇诵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否得以实现?(2)英语名篇诵读课程的要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效?(3)英语名篇诵读课程未来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本研究由三个阶段构成,采用了三角支撑的研究工具——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面对面采访,收集了丰富的量性及质性数据。  通过对收集到的量性及质性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英语名篇诵读课程的三个教学目的都得以实现,尽管每个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有所不同;(2)英语名篇诵读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证实有效。本研究还对英语名篇诵读课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此外,本研究还创新性地第一次把教师效能框架应用到一门具体课程的评估工作中,教师效能框架也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自我评估。
其他文献
写作方面的最新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写作的本质和目的.其研究成果表明写作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用于交际的工具.这一认识对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教学法及其规定性,重形式,过于苛
本文主要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的量范畴进行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量范畴等相关概念及背景介绍,现阶段国内外关于英语量范畴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兰斯顿·休斯的《大海》和贝拉克·奥巴马的《我父亲的梦想》中的叙述评论和作者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关于种族问题的总体评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