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日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和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相交融的时刻,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一,节日能够满足幼儿社会性心理需求,感受到来自世界的爱与尊重;其二,节日能够促进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获得积极的交往情绪体验;其三,节日能够使幼儿了解传统民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等等。同时,节日本身的仪式性、聚合性、情绪高涨性又进一步加强、巩固着幼儿社会性发展。基于这些节日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所具有的价值,节日活动成为幼儿园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本研究正是一项以节日活动为切入点来探讨幼儿园社会教育现状的考察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对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现状进行考察。第一部分是针对节日活动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法,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幼儿园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第二部分是针对节日活动现场进行考察,采用观察法与访谈法,目的是把握节日活动的具体的推进过程。为了丰富节日活动现场资料,又对幼儿园的6位教师进行访谈。结合上述两个部分的研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者发现:幼儿园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的目标更关注社会文化知识的传递,具有社会本位的价值倾向。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的内容注重从儿童与节日文化两个角度进行组织建构。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的主要通过节日主题活动、节日集体教学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途径完成。在上述发现中,研究者也发现节日活动存在问题为: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目标忽略自我发展和情感体验。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内容出现为联系而联系的现象。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过程与目标的“冲突”。最后通过台湾案例的借鉴与讨论,得到启示为:节日活动中社会教育目标更应该从儿童出发,满足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求。节日内容应该更关注文化仪式的传播,使幼儿深刻体验文化。节日过程应该更关注儿童真实内在的体验,注重儿童在节日中节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