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进行的人才培养将为我国产业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储备。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是学生和家长需要,更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中职学生是中考失利者,基础能力相对薄弱,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还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自己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同时,中职学生存在着“两低一高”的现象,即学习能力低,心理素质低,就业期望高。如何寓教于活动、寓教于实践、寓教于具象,是中职学校教学需要具备教学形式。并且,培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新型技能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育培养目标、教学形式明确的基础上,如何做好教学模式的务实、创新、有效,让中职学生获得人生发展和社会需求所必需的知识,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导学案”教学将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有效地指引教师的课堂授课,引导学生有效地听讲,引领学生自我反馈,教会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对学生、教师调查问卷统计,整理教师访谈记录,完成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的调查与分析,给出了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的作用和使用“导学案”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导学案”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设计了以“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为一体的导学案。并从能否改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质量,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导学案”教学模式对中职学校具有积极意义。将此模式应用于中职课堂教学,通过构建有针对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影响更突出。可以说“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了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困境,促进了学生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