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研究中,文化因素得到了十分广泛的重视。文化因素的翻译复杂而又重要。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生态文化和宗教文化。其中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几乎与人类文化同时产生和发展并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文学就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使宗教文化与文学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密和复杂的关系。我国的佛教、道教、儒家学说影响着人们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等。中国经典文学中富含宗教文化词,这些词体现着中国的深邃文化内涵,也成了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一部分。然而目前对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的研究和论述大多限于对著名的译本中所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和宗教用语表层转换的层面。很少涉及以认知翻译理论着手研究宗教思想意识的传达问题。因此本文拟以图式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探讨中国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词的翻译问题,以寻求有效的翻译途径揭示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信息,帮助译文读者透彻的理解原著。本文首先对研究对象即宗教文化负载词进行了概念界定和文献回顾,然后介绍了图式理论的概念、作用和分类,以及在翻译这个认知过程中图式的加工策略。用图式理论相关知识分析了影响翻译策略选取的因素:翻译目的,译者图式,和译者对潜在读者图式的预见。最后,在宗教文化相仿,宗教文化冲突,宗教文化空缺三种分类下,本文作者结合影响翻译策略选取的因素,以及图式作用和加工,对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图式理论对宗教文化负载词的指导性作用。也得出结论,在图式理论视角下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是在考虑潜在读者的宗教文化知识图式因素在内,最大量刺激图式的三种变化,即激活原有知识图式,增加新图式,或重新构建图式,以期达到最佳传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