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基因工程疫苗的构建研究

来源 :湛江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zhanyu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频频暴发的鳜流行性疾病对广东省的鳜养殖业造成很大危害。对该流行性疾病的研究表明,其主要病原是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 ISKNV)。组织浆疫苗对预防鳜ISKNV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材料来源有季节性和数量上的限制,且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目前还无法获得细胞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则可为鳜ISKNV病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e protein, Mcp)是病毒粒子的主要抗原蛋白。本实验克隆了ISKNV Mcp基因;进行了Mcp基因的原核表达;制备了抗重组Mcp的抗血清;构建了重组Mcp基因的DNA疫苗(pcDNAMcp)并对其进行了表达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ISKNV Mc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根据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一长约1400bp的DNA片段, 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 Vector。对重组子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段为ISKNV Mcp基因,它含有一个1362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454个氨基酸,推算的Mcp分子量为49.665kDa,等电点(pI)为6.01。氨基酸亲水性分析表明,在150-250位氨基酸之间亲水性很高,可能构成主要抗原决定簇。 2 ISKNV Mc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 Mcp 的免疫原性分析 Mcp基因经PCR改造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V220,构建表达Mcp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该工程菌经42℃诱导,SDS-PAGE检测,在约50kDa处有一特异蛋白带,含量约为菌体总蛋白的23%。用纯化和复性后的重组Mcp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Mcp制备的抗血清能与ISKNV Mcp特异结合,说明表达产物具有与ISKNV Mcp相似的抗原特性。 3 含ISKNV Mcp 基因的DNA疫苗的构建及其表达研究 利用PCR方法对Mcp基因进行改造,改造后的Mcp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DNA疫苗(pcDNA-Mcp)。将该DNA疫苗肌肉注射鲫鱼,3天后提取注射部位肌肉的RNA, 用RT(Reverse Transcript)-PCR方法可证明Mcp基因在鱼体内的转录;将DNA疫苗转染草鱼肾细胞系(CIK)和鲤鱼上皮瘤细胞系(EPC),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Mcp基因在两种细胞中均可表达。这些结果表明该DNA疫苗有望成为预防鳜鱼病毒性传染病的疫苗。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进行养殖实验,研究富含海洋性多肽的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并
根据2002年8月航次的4个昼夜连续站位断面调查和2003年6月航次的大面调查数据,对底边界层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夏季
本研究评估了凡纳滨对虾幼虾对生物素、烟酸、叶酸及胆碱的需要量,并探讨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血液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以生物素含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 各种病害也开始接踵而至,并呈现出大规模暴发和大面积流行的趋势。
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Portunus),是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为了进一步搞
该论文构建了德国镜鲤基因组DNA文库,并利用DNA文库对德国镜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进行了筛选与鉴定.取镜鲤肝组织5克,提取基因组DNA.取少量基因组DNA利用限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