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注重和谐的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员工的工作幸福感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有助于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现在社会,人本主义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员工幸福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选择和谐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作为研究对象。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说明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等作了简单介绍。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幸福感的文献综述。通过回顾幸福感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程,说明了幸福感是随着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三部分,本文结合现代企业理论,对和谐企业的本质和员工属性进行分析,提出和谐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主体和客体假设。根据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对欲望和效用细化分析,提出了基于五层需要而产生五种欲望和相对应的效用,引出了体现幸福感高低水平的幸福指数的概念,推导出了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量化计算模型。综合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主体、客体的分析,推断出共享价值制度是和谐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制度基础,建立了员工工作幸福感形成机制模型,并对全面薪酬、工作安全感、团队归属感、职业生涯管理、和谐心理契约等五个模型要素进行了界定。第四部分,根据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形成机制模型,结合国内外企业员工幸福感的经验和实践研究,提出了实施全面薪酬管、消除工作不安全感、增强团队归属感、构建和谐心理契约等员工幸福感的五条提升路径。实施全面薪酬中,论述了全面薪酬的实施内容和全面薪酬的价值共享整合;在消除工作不安全感的论述中,对员工不安全感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企业员工不安全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员工不安全感的干预策略;在增强团队归属感的论述中,介绍了影响员工对企业团队归属的因素,给出了提高员工的团队归属感的路径安排;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对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和有效性标准进行了阐述;在构建自我实现的和谐心理契约中,论述了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科学的事业发展管理和实施企业情商管理的途径。第五部分是案例实证,以青岛热电集团公司的实践案例,对前面提出的员工工作幸福感理论进行验证。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本文认为:幸福感可以用幸福指数来体现,员工工作幸福感可以进行量化计算测评。追求幸福最大化是员工的本性,与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是一致的。共享价值制度是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形成制度基础,一个包含全面薪酬、工作安全感、团队归属感、职业生涯管理、和谐心理契约五要素的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是可以系统实施的。同时,通过公司的实践验证,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量化测量模型、形成机制模型和提升实施路径,对于企业管理的实践操作中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