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集中在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的产生环境、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实证检验盈余管理的发生时点等方面。结合目前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向,本文将研究的视角转向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和制约对策。对于财务报告利益相关者而言,只有识别公司运用了哪些具体的应计项目和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盈余管理的制约对策一方面有力地遏制了盈余管理的发生,但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因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识别方法及制约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盈余管理的概念、理论解释及利弊分析入手,对现有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制约因素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并辅以相关案例,透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利用会计规范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针对目前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现象比较严重,本文采用分布检测法,以2001年5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进行调查,并从中抽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30家公司连续调查了2002,2003,2004年坏账准备与净利润绝对值比率以及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比率的分布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本文从8个比率特殊的公司中选取湖北美而雅公司作为典型对象利用其1997-2004年的财务数据和报表附注采用个别分析法进行盈余管理的综合分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我国盈余管理产生的环境条件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制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