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约束视角下的海岛县产业发展研究——以舟山定海区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海洋经济逐渐兴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海岛和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海洋产业产值低下、产业结构雷同、资源配置混乱等,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承载能力降低、经济发展受阻。  鉴于此以定海区为例,结合2000-2014年的经济和遥感影像数据,采用诅咒程度和阻尼系数模型,测度全区及其街道/镇的约束程度;结合海洋企业数据,利用 ArcGIS和 GeoDa软件,分析2000-2004年、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的海洋企业及其用地的时空耦合;结合自然、经济和海洋企业现状,采用LandUSEM模型评价土地适宜性;最后结合海洋经济、企业发展基础和规划政策等数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量化驱动因子,并提出3种产业发展模式。  (1)2000-2014年,定海区土地资源的数量与承载力,均对产业发展产生约束作用,呈显著的空间异质性:1)第一产业用地的约束程度低、范围小,50%为无土地资源诅咒区,第二三产业用地的约束程度更强、范围更广、转变速度更快,60%为土地资源诅咒边缘区。2)全区土地承载能力属中偏下水平,呈小幅下降趋势,岑港街道承载力(1.09)最强、变幅最大。3)强土地约束型和高土地约束型居多,但变幅稍小。  (2)定海区海洋企业及其用地存在紧密的时空耦合联系:1)海洋企业及其用地均集聚于距南部海岸线1.5km地区,并与距离成反比,其中海洋服务业规模小、集聚显著;2)集聚规模以城区为中心,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延伸,形成条带状的南部沿岸产业集聚带,并有增强趋势;3)1.5km×1.5km格网中,海洋制造业和运输业等服务业为高集聚-强建设类型,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临城街道等地区;海洋运输、销售和金融等服务业为低集聚-弱建设类型,集中在金塘和岑港街道等西北地区;高集聚-弱建设和低集聚-强建设类型较少且较为混合。  (3)土地适宜性约束下,定海区海洋产业分层次、分地区发展:1)非常适宜地区规模较小、分布分散,海拔低于30m、坡度小于15?、非地质灾害易发区、距最近交通线0.5km内、距岸线1.5km之内的低丘缓坡地区,优先发展效益较高的海洋产业;2)比较适宜和中等适宜地区分布范围广,发展潜力大,适宜于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各类海洋产业的发展;3)不适宜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带,以保护生态林为主,不适宜二三产业发展。  (4)规划政策加强约束作用,经济和产业发展有助于削弱约束作用:1)过度规划滩涂围垦和建设用地的规模将加剧约束作用,且自西向东逐渐减弱,金塘镇最强;2)临港工业岸线、海洋企业数量和工业区规模,能吸引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带动周边基础设施的发展。最终,提出以现代港口物流业、船舶修造产业为驱动的产业规划驱动型,依托大型重化能源项目和工业园区投资的投资拉动型,以及均衡驱动型3种模式。
其他文献
古丝绸之路从历史风沙中走来,中亚、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伴着阵阵驼铃,把中国东南沿海生产的丝绸、茶叶、瓷器带到西亚、欧洲和非洲,传播了中华文明“和平、开放、包容”的理
我们的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时期,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导致各种社会矛盾频发,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生活在城市社区内居民的邻里关系也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产生了
一  先说这么一件事: 90后同事小四说,她有个曾经闹得很不愉快的同学,几年没联系了,今天突然打来电话:“我爸突然查出了恶性瘤……不是要借钱,就是想问问你在北京有没有认识的医生,可不可以拜托你帮我去医院问一下?”  小四很意外,但又很能体会到她的绝望——父亲突然倒下,不管有没有用,都想把所有能看病的渠道找一遍。  对很多在外打拼的成年人来说,小时候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长大后,父亲就是他们的后备军。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新市民涌入城市,一方面在促进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居住就业,但另一方面也面临诸多社会问题,以往学者的研究大多涉及工作、住房、购物及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