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8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居世界第3位,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为世界第80位。按现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预测,未来10年中2/3主要矿种不能满足需要,15种支柱性大宗矿产将有一半缺口,铜矿资源首当其冲。因此,面对我国后备铜矿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式,我们必须加大铜矿资源的勘探,以便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矿体建模和相关的可视化研究在地质勘探的各个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成为了地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尼木县岗讲铜矿位于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境内,属斑岩铜矿,经过多年勘查,现在已经进入了勘查后期阶段,为了下一步矿产开发的需要,矿区迫切需要建立三维矿山模型和确定资源储量。本文以尼木县岗讲铜矿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在国际三维矿业软件Micromine的平台上,综合处理和录入各种探矿工程数据,最终建立了矿区的三维矿山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量计算。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国内外主流的三维矿业软件应用现状,阐述了Micromine国际矿业软件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状况,以及软件将来的发展趋势。(2)阐述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原理,研究了传统二维的断面法和可视化的距离反比加权法两种资源储量计算方法,为论文的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础。(3)根据尼木县岗讲铜矿的各种工程和测量数据,在Micromine软件中,建立一套该矿的钻孔数据库,为后期的三维矿体建模和储量计算建立数据基础。(4)在地质剖面的解译中,阐明了在剖面上矿体圈定的基本原则。以及在圈定矿体轮廓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进行剖面间连矿的时候,针对一对多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5)应用地质统计学原理对钻孔进行组合,并且建立该矿的空块模型,阐述了搜索椭球体的基本知识,设定相关参数,应用可视化的距离反比加权法,建立了矿体的矿块模型,计算了铜矿体资源储量,与断面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可视化储量计算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