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纲要,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节能减排”主要是为了改变过去几十年里我国一直沿袭着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主要面向的对象就是能源和环境。能源和环境作为宏观环境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因此研究能源与环境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宏观环境会计中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关于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停留在国民经济核算或是区域核算上,而没有进行具体行业的划分;同时现有的研究把能源和环境割裂开来,忽略了能源和环境都是宏观环境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这一重要概念。因此本文选取了十个“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对这十个行业的2001-2007年的能源和环境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中能源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研究发现有:首先,在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中,煤炭主要受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影响,原油主要受价格效应的影响,而电力则主要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影响,可见我国的技术进步在能源效率的提高方面发挥了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我国是煤炭经济的大国;在对具体行业进行分析时发现纺织业比重的增加会造成原油能源强度的降低,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比重的增加会造成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内原油能源强度的增高,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重的增加会造成电力能源强度的降低。其次在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主要验证了废气的排放量受规模效应的影响较明显;废水和固体废物方程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对具体行业进行分析时发现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三个行业固定资产份额的增加会造成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增加。最后将污染物的排放量同能源的消耗量之间构建方程,通过回归结果发现,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内的废气排放量与煤炭的消耗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可见煤炭是造成废气排放的重要原因,同时对具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进行回归,发现:在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内煤炭是造成废气排放的主要原因,而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的主要原因不是能源的消耗。通过以上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对我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认为技术进步在能源效率的提高方面发挥了作用,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在污染物的排放方面,煤炭是造成废气排放的主要原因,同时应有针对性的对具体行业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