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引起的不孕及慢性疼痛症状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EMs的发病机制不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1l death,PCD)由多种信号通路控制并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PCD分为两种:细胞凋亡(属I型细胞死亡,由caspase介导)和自体吞噬(属II型细胞死亡,非caspase介导)。自噬与溶酶体相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将吞噬物降解消化,吞噬物包括蛋白质及细胞器等。自噬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作用。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3,LC-3)是酵母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TG8的同源基因。LC-3在多种肿瘤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出现异常,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肿瘤又有相似的生物学行为,目前细胞自噬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对细胞自噬泡超微结构及自噬基因LC-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进行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细胞自噬泡超微结构变化;LC-3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文收集31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及该患者相应的在位内膜组织为实验组,31例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内异症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细胞自噬泡超微结构的改变;RT-PCR、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LC-3mRNA和蛋白在内异症组在位内膜细胞、异位内膜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2.48±4.36)岁;(32.39±2.64)岁,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的在位内膜细胞及异位内膜细胞中的自噬泡数目较对照组的正常子宫内膜细胞的自噬泡数目有所下调;Real time-PCR结果分析显示:LC-3mRNA在实验组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及异位内膜细胞中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内膜细胞(P=0.015),实验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的LC-3mRNA较对照组内膜细胞是下调的(0.435±0.227; P=0.013),实验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LC-3mRNA表达量比对照组降低(0.429±0.303; P=0.011),但实验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细胞的LC-3mR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1.282±0.534;P=0.949);Western Blot结果分析显示:LC-3蛋白在实验组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及异位内膜细胞中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内膜(P=0.000),实验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的LC-3蛋白较对照组内膜细胞是下调的(0.242±0.08,0.440±0.08;P=0.000),实验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LC-3蛋白表达量比对照组降低(0.309±0.09;P=0.000),但同时实验组异位内膜细胞的LC-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P=0.003)。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细胞的自噬活性降低,同时在位内膜细胞的自噬活性也降低,自噬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