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化,以及更加灵活的会计准则的实施,中国的上市公司是否有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达到特定目的行为呢?也就是说,当存在会计选择的机会时,中国的上市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作了重大的调整,尤其对资产减值准则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完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的会计实践是否真的实现了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初衷?新准则中减值准备不能再转回的规定是否会诱发大额度转回现象,导致一些“隐藏利润”的行业和相关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突击冲回等等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的选题动机。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上市公司总体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情况来检测盈余管理的存在性状况,以及中国新会计准则,尤其是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可能问题及建议。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研究背景、及相关文献的综述,为全文的分析奠定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资产减值相关内涵和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资产减值形成直观详细的了解,掌握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第三部分对盈余管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盈余管理的内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具体体现,最后对盈余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讨论。第五部分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在执行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