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桂利嗪和托吡酯对大鼠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节内NALP3炎性小体的影响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影响了 10%~20%的人口,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偏头痛的防治刻不容缓。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炎性激活与敏化支配脑膜和相关血管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被认为是偏头痛发生的基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ALP3或NLRP3)炎性小体级联反应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加工处理可能参与炎性刺激硬脑膜引起的包括偏头痛在内相关头痛的病理生理过程。氟桂利嗪和托吡酯预防偏头痛具有很好疗效,其作用机制研究众多,但鲜有研究氟桂利嗪和托吡酯对NAL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影响。目的:通过采用炎性刺激大鼠硬脑膜偏头痛模型,探讨氟桂利嗪和托吡酯是否影响大鼠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节内NAL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表达。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75只,取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致炎剂7d组,其中空白组或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应用Von Frey纤维丝检测大鼠眶周痛域,了解大鼠偏头痛模型造模成功与否,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三叉神经节NALP3炎性小体及IL-1β表达情况;取45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分别为预防对照组、0.5mg/kg氟桂利嗪组、1mg/kg氟桂利嗪组、2mg/kg氟桂利嗪组、4mg/kg氟桂利嗪组、10mg/kg托吡酯组、30mg/kg托吡酯组、60mg/kg托吡酯组和90mg/kg托吡酯组,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三叉神经节内NAL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表达;预防对照组、2mg/kg氟桂利嗪组和60mg/kg托吡酯组分别随机再取5只,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三叉神经节内NAL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致炎剂7d组在给予致炎剂7d后大鼠眶周痛域较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7d后大鼠眶周痛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致炎剂7d组NALP3、胱天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表达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防对照组比较,2mg/kg氟桂利嗪组和4mg/kg氟桂利嗪组NALP3、pro-caspase-1、caspase-1、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预防对照组比较,60mg/kg托吡酯组、90mg/kg 托吡酯组 NALP3、pro-caspase-1、caspase-1、IL-1β 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预防对照组比较,2mg/kg氟桂利嗪组和60mg/kg托吡酯组NALP3、caspase-1、IL-1β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弱。结论:氟桂利嗪和托吡酯可能通过抑制三叉神经节内NALP3炎性小体及IL-1β的合成预防偏头痛,其抑制三叉神经初级伤害感觉神经元的炎症作用可能是偏头痛预防治疗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国家整体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人、财、物不断快速流动,进一步导致了我国人户分离现象急骤增多。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屋拆迁改造、住宅新区开发以及城市建设等领域的迅速推进,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而导致人户分离人口现象屡见不鲜,在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一定消极影响,如公共服务
量子点具有半高宽窄,量子产率高,并且其光谱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等优异特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许许多多的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例如像LED、生物荧光标记。常见的钙钛矿量
面对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问题也日益凸显,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人口老龄化也呈加剧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我国社会养老资金存在巨大缺口
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使消费类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为大众提供着便利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消费类产品世界里,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消费者对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设计者要培养创新性思维,把对市场以及消费者的认知转化在新产品中,用更科学、更贴切的时代性方式影响大众生活,使市场进入产品细分之路。当前及将来的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受职业女性的影响日益凸现。但当前社会生活中性别化差异依然存在,男性主义观依旧被附加在多数产品上,忽视
真空二极管在涉及到高电压(>300kV)、强电流(>1kA)电子束的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它是获得强流电子束、X射线、γ射线、高功率微波以及强激光等的关键部件。真空二极管的建模和仿真分析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技术措施,已受到诸多专家的重视。一方面,真空二极管等真空弧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时一般包含非常强的非线性物理过程,所以无法运用纯理论方法进行精确解析求解;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实验方法进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简记ECT)本质上是一种依据电容具有敏感机理的原理来测量状态空间内介电常数分布的过程层析成像技术。ECT系统具有非入侵、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可提供封闭管道及容器内部的可视化信息。从长远角度来看,此技术拥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ECT系统测量的精确性方面还存在有很大的改善余地。本研究针对E
辐射环境下材料的辐照位移损伤行为是影响电子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辐照产生的点缺陷会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化,会对材料的宏观力学与电学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导致材料的电学性能改变。所以研究材料的辐照损伤过程及影响辐照的因素,对指导设计制造抗辐照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硅在辐照损伤初级阶段的级联碰撞过程,以及不同因素对辐照过程中产生的点缺陷和团簇的影响。本论文使用的是LA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诗人、评论家、小说家,有“加拿大文学女王”之称。《羚羊与秧鸡》是其第二部未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雪人”(原名吉米),在经历了世界毁灭后,作为一名幸存者,为了生存,回到雷吉文大院搜寻生存物资的探索之旅。该小说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生态环境、科技伦理、女性主义等从不同角度对小说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小说中,阿特伍德弱化时间作用,通过空间变化和人物关系
基于导电聚合物/碳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高导电性等优点,导电聚合物/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超级电容器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采用化学氧化法成功合成了三种具有优异电化学发光(ECL)性能的发光功能化poly(anline-luminol)/GO,poly(pyrrole-luminol)/MWCNTs,poly(anline-luminol)/Au NPs
我国高强度钢筋全面采用微合金化技术,现在面临巨大的合金资源及生产成本问题。采取一种新工艺来减少甚至替代微合金化元素来生产低成本高强度钢筋成为研究的重点。氧化物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