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滤筒除尘器的性能实验研究及工业应用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eng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尾气的大量排放,导致空气中含有大量悬浮微细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以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国家各个行业对颗粒物排放限值的要求日益严格以及大众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有效的控制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的排放量显得至关重要。滤筒除尘器作为去除空气中细颗粒物的一种有效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冶金、火力发电、采矿、化工等行业。因此,对滤筒除尘器结构运行参数展开研究能为其更加广泛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搭建滤筒除尘器实验测试平台,对常规滤筒除尘器(所采用的滤筒为常规滤筒)和新型滤筒除尘器(所采用的滤筒为内部具有锥体结构的新型滤筒)的过滤性能和清灰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结构下的滤筒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总过滤效率和分级过滤效率)、过滤阻力、清灰效果等的变化情况。同时,基于成本效益法对新型滤筒的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并运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对其经济效益比的影响,对新型滤筒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此外,为了测试新型滤筒除尘器在实际工程中的运行情况,将新型滤筒除尘器应用在某钢厂高炉矿槽除尘工程以及某矿筛分厂房项目中。结果表明:(1)对新型滤筒除尘器过滤性能的实验研究发现:新型滤筒的使用能够增大除尘器的过滤面积,在相同处理风量时降低过滤速度,从而提高过滤效率。实验测量结果也表明:新型滤筒除尘器的过滤效率高于常规滤筒除尘器,特别在粉尘粒径较小的时候,过滤效率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滤筒在运行过程中的压力损失研究发现:具有锥体结构的新型滤筒的压力损失有所降低。(2)新型滤筒除尘器和常规滤筒除尘器的清灰对比实验表明:当喷吹压力为0.6MPa,脉冲宽度为100ms时,不同结构的滤筒在100mm、500mm、900mm测点处的压力峰值分别为212Pa、396Pa、1920Pa(常规滤筒),400Pa、640Pa、1648Pa(锥体高度0.4m的新型滤筒),360Pa、360Pa、1200Pa(锥体高度0.6m的新型滤筒),说明锥体结构的添加能够改变常规滤筒内部清灰能量的分布情况,在提高滤筒上部的清灰压力的同时,降低滤筒底部的清灰压力,锥体结构的添加使得沿滤筒长度方向上的侧壁压力峰值的分布均匀性提高,这种改善效果使得滤筒上部区域的清灰效果提高,并且降低了常规滤筒底部由于清灰压力过大引起提前破损的概率,延长了滤筒的整体使用寿命。(3)通过成本效益法对新型滤筒除尘器进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滤筒除尘器由于采用的滤筒在内部添加了锥体结构,增大了单个滤筒的过滤面积,在处理相同风量时,能够减少滤筒的使用个数,进而减少除尘器体积和占地面积。在本文给定的参数范围内,成本效益比随锥体褶数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锥体高度、滤筒褶数及褶高增加,成本效益比增大。影响成本效益比的显著性水平顺序依次为锥体褶数、滤筒褶数、褶高、锥体高,而锥体上圆台半径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给定的参数范围内,当N1=264,h1=0.8m,N2=350,h2=0.05m时,取得的最大成本效益比为33.25%。(4)为了检验内部具有锥体结构的新型滤筒在实际工程中的运行能力,将新型滤筒除尘器应用到某钢厂高炉矿槽以及某矿筛分厂房项目中,试用结果发现:新型滤筒除尘器清灰效果良好、运行稳定、阻力低于原设计值、出口排放浓度低于20mg/Nm3,达到国家环保要求。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作为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的理想替代品,在国内外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提出的新型滤筒除尘器,在清灰性能、过滤效率和系统压力损失三方面,与常规滤筒相比,具有清灰效果更好、运行阻力低、更加节能环保的优势。为内部具有锥体结构的新型褶式滤筒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莫泊桑刚露头角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福楼拜,给他讲了几个故事。福楼拜听后,不主张他写这些故事,而希望他作这样的锻炼:骑马出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所看到的一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提高,国内和国外都在扩大交易,对外贸易速度在加快。海运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但是它仍然面对着很多的挑战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据英国 Nature,2004,432:779报道,美国密执安大学植物生物学系的科研人员,在一种高等植物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化学途径。种子中碳的有效储存对植物适应及农业生产都是至关重
释“寿”──—兼论中国先秦时期尊老敬老习俗江玉祥“长寿”在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中居首位,《尚书·洪范》有“五福”之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