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异常痰湿体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及对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初探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3456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及目的
  糖耐量异常(IGT)是2型糖尿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病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可诱发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因此,积极控制糖耐量异常向2型糖尿病进展及逆转回正常糖耐量是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重点,也是糖尿病三级防控中唯一可逆转阶段。对存在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早期筛查、加强干预是控制糖耐量异常的关键手段,目前已知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危险因素有胰岛素抵抗指数、BMI、腰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基于危险因素,建立合适的评估量表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以起到早期预警作用,对逆转糖耐量异常、减少糖尿病患病人群有着积极意义。
  痰湿体质是糖耐量异常的主要证型之一,亦是肥胖型糖耐量异常人群的首要证候,同时痰湿邪气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一是通过比较糖耐量异常人群和正常人群间痰湿体质差异,探讨中医痰湿体质是否为糖耐量异常发病风险因素;二是通过比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HOMA-β等指标在痰湿体质与非痰湿体质患者的分布规律,探讨糖耐量异常痰湿体质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三是基于痰湿体质对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四是探讨糖耐量异常痰湿体质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找寻痰湿体质的危险因素。
  2.研究方法
  本设计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按IGT人群与正常人群2∶1的比例,最终入组136例受试者,分别为IGT组:90例,正常人组:46例。对门诊患者进行初步筛查,筛选近3个月内体检结果诊断为正常及糖耐量异常人群,预约集中入组。入组当日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参试者年龄、性别、民族、个人史、疾病史、过敏史等,测试受试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检测空腹血糖、OGTT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等生化指标。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HOMA-IR指数,HOMA-β指数。填写中医痰湿体质证候量表,计算痰湿体质证候积分。对于组间连续性变量差异的检验,若样本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使用方差分析法检验;若样本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Kruskal-WallisH检验法检验;对于组间二分类或无序多分类变量差异的检验,若样本量总例数>40且理论频数≥5,使用卡方检验法检验;若四格表样本量总例数>40且5>理论频数≥1,使用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法检验;若样本量总例数<40或理论频数<1,使用Fisher确切检验法检验;对于组间有序多分类差异的检验,使用Kruskal-WallisH检验法检验。通过Kendall相关系数法计算证候量表中各症状与临床指标相关系数,证候积分或是否为痰湿体质与吸烟、饮酒、睡眠、工作压力等因素间的相关系数,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痰湿体质及证候积分析分与胰岛素抵抗(分别以INS>12mIU/L及HOMA-IR>2.7为诊断标准进行统计)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对痰湿体质、证候积分、BMI、TG、腰围指标诊断胰岛素抵抗的价值进行评估,使用Delong检验法比较各个曲线下面积差异,进而对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初步探索。
  3.结果
  3.1.临床指标组间差异
  IGT组空腹胰岛素水平(13.343(9.644))高于正常人组(10.121 (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INS>12为标准的胰岛素抵抗人群数在IGT中占比57.78%,在正常人中占比3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OMA-IR指数中也是同样情况,IGT组HOMA-IR指数高于正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OMA-IR为标准的胰岛素抵抗人群数在IGT中占比65.56%,在正常人中占比3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指标中,IGT组高密度脂蛋白(1.245 (0.300))低于正常人组(1.315 (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MA-β、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CRP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值得注意的是,IGT组和正常人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中位数均处在较高位水平。
  两组证候积分,IGT组为2.152(2.172),正常人组为1.56(2.08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以证候积分≥2为诊断标准的痰湿体质人群中,IGT组占比66.67%,正常人组占比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证候量表项目中,四项症状总积分在IGT组为1.0(1.0),在正常人组为1.0(2.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2.以痰湿体质划分亚组其临床指标组间差异
  根据是否符合痰湿体质诊断标准,将IGT组划分为IGT+痰湿组、IGT+非痰湿组,两组人数分别为60、30;正常人组划分为正常人+痰湿组、正常人+非痰湿组,两组人数均为23。4组组间差异:HOMA-IR指数:IGT+痰湿体质组(3.92(1.98))高于IGT+非痰湿体质组(2.28(1.94)),正常人+痰湿体质组(2.87(0.78))高于正常人+非痰湿体质组(1.94(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IGT+痰湿组(15.0(8.51))高于IGT+非痰湿组(8.98(6.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IGT+痰湿组3.04(1.23)与IGT+非痰湿组2.79(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HOMA-β指数:IGT+痰湿组129.19(89.62)显著高于IGT+非痰湿组82.21(6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IGT+痰湿组(1.2(0.30))低于IGT+非痰湿组(1.31(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CR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3.痰湿体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
  3.3.1以胰岛素抵抗分组其相关指标组间差异
  根据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胰岛素>12mIU)诊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对存在胰岛素抵抗人群与非胰岛素抵抗人群进行组间比较,在两组间,腰围、臀围、高密度脂蛋白、痰湿体质、证候积分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HOMA-IR指数(HOMA-IR>2.7)诊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对存在胰岛素抵抗人群与非胰岛素抵抗人群进行组间比较,在两组间,腰围、臀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痰湿体质、证候积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2是否为痰湿体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对痰湿体质与高胰岛素(INS>12mIU/L)高HOMA-IR(HOMA-IR>2.7)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得出是否为痰湿体质对高胰岛素及高HOMA-IR的OR值分别为6.382、8.224,结合传统的糖尿病风险因素,选取腰围、臀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是否为痰湿体质对高胰岛素及高HOMA-IR的OR值分别为4.544、5.395。
  3.3.3证候积分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对证候积分与高胰岛素(INS>12mIU/L)高HOMA-IR(HOMA-IR>2.7)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得出证候积分对高胰岛素及高HOMA-IR值的OR分别为2.721、2.824。结合传统的糖尿病风险因素,选取腰围、臀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证候积分对高胰岛素及高HOMA-IR的OR值分别为2.505、2.471。对证候积分与高HOMA-IR(HOMA-IR>2.7)进行全因素相关分析得出证候积分对高HOMA-IR的OR值为5.079。
  3.4.传统危险因素与痰湿体质对胰岛素抵抗预测价值比较
  根据证候积分、痰湿体质、BMI、TG、腰围作预测高INS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证候积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高于BMI(AUC=0.698)、TG(AUC=0.579)、腰围(AUC=0.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痰湿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显著高于甘油三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I(P=0.886)、腰围(P=0.4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根据证候积分、是否痰湿体质、BMI、TG、腰围作预测高HOMA-IR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证候积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高于BMI(AUC=0.693)、TG(AUC=0.624)、腰围(AUC=0.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痰湿曲线下面积(AUC)为0.733,与BMI(P=0.347)、TG(P=0.065)、腰围(P=0.3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种预测因子预测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证候积分、是否痰湿体质、BMI、腰围、甘油三酯,其中证候积分显著高于临床指标。
  3.5.证候量表中各症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
  根据相关性分析提示,是否胸闷腕痞和空腹血糖(P=0.027,R=0.158)、INS(mIU/L)(P<0.001,R=0.274)、HOMA-IR(P<0.001,R=0.288)、HOMA-β(%)(P=0.044,R=0.142)、TG(P=0.033,R=0.151)、HDL-C(P=0.013,R=-0.17)存在显著线性相关。
  是否口中甜腻和INS(mIU/L)(P<0.001,R=0.304)、HOMA-IR(P<0.001,R=0.280)、HOMA-β(%)(P<0.001,R=0.261)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是否乏力身重和INS(mIU/L)(P<0.001,R=0.272)、HOMA-IR(P<0.001,R=0.325)、HOMA-β(%)(P<0.001,R=0.189)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大便是否成形和2h血糖(P=0.037,R=0.148)存在显著线性相关。以上结果显示胸闷脘痞、口中甜腻、乏力身重三个症状积分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较强(P均<0.05),大便是否成形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较弱,(与HOMA-IR相关性P=0.182,与INS相关性P=0.107)。
  3.6.生活方式与痰湿体质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Kendall相关系数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是否为痰湿体质与经常饮酒(P=0.530)、吸烟指数(P=0.151)、睡眠时间(P=0.193)、工作压力过大(P=0.382)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4.结论
  本研究表明:(1)糖耐量异常人群与正常人群组间痰湿体质与证候积分无显著差异。(2)糖耐量异常痰湿组INS、HOMA-IR均显著高于非痰湿组,表明痰湿组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痰湿体质证候积分、是否为痰湿体质在与胰岛素抵抗有显著相关性,痰湿体质候严重程度与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排除腰围、TG等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其相关性依然显著。(3)通过对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风险预测,痰湿体质候积分、是否为痰湿体质显示出比BMI、腰围、TG等更好的预测能力,预示着其对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可能有潜在价值。(4)在本研究中,痰湿体质与经常饮酒、吸烟指数、睡眠时间、工作压力过大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5年湿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湿疹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诊治规律,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及减少复发。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8年9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湿疹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一般资料、疾病相关情况、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及疗效等临床资料(见附录),进
学位
目的:通过中药制剂三仁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便秘,观察其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道功能和水通道蛋白AQP4表达的影响,探究三仁汤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粘膜AQP4的调节作用和通调三焦法治疗功能型便秘的机理。  研究方法:将60只大鼠雌雄对半,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三仁汤高剂量组、三仁汤中剂量组以及三仁汤低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均以15mg/(kg·d)剂量的复
目的:观察配方颗粒制备的金黄乳倒模配合清理术、银黄消痤胶囊治疗粉刺(肺胃积热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纳入本试验研究的100例粉刺(肺胃积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以清理术、口服银黄消痤胶囊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金黄乳倒模、外用;对照组采用金黄散倒模、外用,3周疗程结束后对皮损积分和皮损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临床疗效,评估金黄乳治疗粉刺(肺胃积热证)、作为金黄散改良
学位
目的:观察化瘀清热汤联合走罐治疗白疕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综合评价其临床价值,便于临床推广。  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白疕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化瘀清热汤口服,皮损外涂凡士林软膏,同时在适宜皮损部位进行走罐治疗。对照组予化瘀清热汤口服及皮损外涂凡士林软膏。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ASI评分、皮损单项体征严重程度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
学位
研究背景:银屑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头皮是银屑病发病过程中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高达80%的银屑病患者均会累及头皮,其中有25%~50%的患者首发于头皮。头皮银屑病的皮损为边界清楚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部分融合成片,甚至满布头皮,呈束状发。对患者外观形象损害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目前用于治疗头皮银屑病的药物较少,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头皮银屑病的药
一、研究背景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症,其患病率和死亡率仍逐年增高,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超过2.9亿,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作为冠心病的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范
学位
目的:应用导师经验方固卫疏风饮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瘾疹(慢性荨麻疹)风热犯表证的临床疗效,探讨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方法:本次观察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固卫疏风饮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组)和对照组(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组)各30例,服药方法为中药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温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mg/次,每晚服用一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各疗程前后填写评估表,进行统计分
学位
背景:  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属于功能性肛肠疾病,是功能性便秘中常见的类型,此类便秘多有盆底、结直肠、肛门的结构与功能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无便意或有便意但便量少、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等,需手法辅助排便。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常见包括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
研究目的:1.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联合中药专方以及中医外治法,评价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2.根据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Survey,SF-36)对 rGERD 病人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进行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底肺病科门诊就诊的415例外感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  方法:通过门诊跟诊搜集外感咳嗽患者横断面临床资料,整理资料并建立外感咳嗽中医证候数据库,依“证候辨证素量表”的简化计量权值计算每个病例的证候总权值来判断诊断成立的证素。一般临床资料及诊断成立的证素以SPSS22.0系统进行描述性分析;对高频证素及其组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