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会伴随着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植物在长期的干旱胁迫条件下会发生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细叶百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华北诸省。因其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而具有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潜力。但目前对细叶百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质资源调查、杂交育种和繁殖培育。基于此,论文采用了盆栽法对细叶百合进行自然干旱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形态品质、膜质透性、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细叶百合的抗旱能力,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观赏价值进行了评价,旨在探究干旱胁迫对细叶百合生长和观赏价值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选育细叶百合提供理论基础,为节约型园林选育抗旱性良好的节水型绿化材料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细叶百合的株高、茎粗、观赏期时长、开花率、花径与干旱胁迫时间呈负相关;叶片萎蔫程度、株高/茎粗与干旱胁迫时间呈正相关;2)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细叶百合叶片相对含水量呈现先缓后快的下降趋势。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在干旱21d和35d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呈现“先缓-后快-再缓”的上升趋势。细胞内有机溶质的累积延缓了细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但其调节能力有限,仅在一定胁迫范围内保护细胞结构。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在干旱胁迫21d后开始快速升高,在干旱28d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POD活性通过波动上升在干旱胁迫35d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抗氧化酶虽有效清除了部分活性氧,但在干旱胁迫35d时活性氧的累积超出了抗氧化酶系统的负荷。复水后,有机溶质含量和POD活性有所恢复,而干旱处理35d及更长时间的细叶百合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膜脂透性却未得到有效恢复,干旱胁迫对其膜脂透性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3)干旱胁迫对细叶百合叶绿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叶绿素a的影响上,叶绿素a含量与干旱时间呈负相关。干旱胁迫021d,细叶百合净光合速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降低,植株通过调节气孔来减轻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干旱胁迫21d后净光合速率开始大幅度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干旱胁迫破坏了PSⅡ中原初光化学反应。干旱胁迫35d对细叶百合光合机构造成了不可恢复的严重破坏。4)干旱胁迫021d,Fv’/Fm’、Fv/Fm、qP值均未出现明显变化,说明细叶百合在一定干旱胁迫范围内能够维持PSⅡ较高的光合电子传递和正常的光化学活性。干旱胁迫28d,Fv’/Fm’、Fv/Fm和qP值均显著下降,而NPQ值显著上升。PSⅡ反应中心受到损伤,线性电子传递受阻。但细叶百合可通过将过剩光能耗散为热来进行自我保护,避免或减轻因PSⅡ吸收过多光能而引起的光抑制和光氧化。5)干旱胁迫导致细叶百合观赏品质下降,在干旱28d后其观赏等级降到Ⅳ级,已完全失去观赏价值。综合以上分析,干旱胁迫对细叶百合生长和观赏价值有显著影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细叶百合的生长,降低了观赏价值。短期干旱(014d)对细叶百合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会使其观赏价值轻微下降;中期干旱(1428d)对细叶百合的生长造成了复水后可恢复的伤害,使细叶百合观赏价值大幅度下降;长期干旱(2835d)对细叶百合的生长造成了复水后不可恢复的伤害,破坏了其细胞结构,使其观赏价值遭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