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分子辅助合成纳米氧化物及石墨烯的功能化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中主要研究了生物有机分子辅助水热/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氧化物,以及石墨烯的有机功能化和无机功能化。采用XRD、SEM、 TEM、HRTEM、AFM、FT-IR、Raman、XPS及PL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还就纳米材料各方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展望了它们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具体工作及结果如下:通过L-天冬氨酸辅助水热法合成了MoO3纳米线,所得纳米晶体平均长度大于60μm,并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电极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循环性能。采用L-丝氨酸辅助溶剂热法合成了边长约为16nm的单分散超顺磁Fe304纳米立方块,通过XRD、Raman、TEM、HRTEM、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Fe304纳米立方块的零冷场(ZFC)和冷场(FC)过程。将所合成的Fe304纳米立方块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0.2C的倍率下充放电,表现出高达695.1mAh/g的放电比容量,大大高于商用石墨电极的放电比容量(372mAh/g)。经过11次连续循环后,库仑效率高于95%。将聚苯胺纳米片通过π-π;堆积均匀地分布于还原石墨烯上,得到聚苯胺@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将纳米Sn02镶嵌在聚苯胺@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上得到三维Sn02纳米复合材料。将得到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经过5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高达573.6mAh/g,同时,库仑效率高于99.26%。将刚果红与氯化氧化石墨烯酰基化反应形成N掺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CMG),采用FT-IR、Raman、XPS、UV-vis、PL等一系列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将CMG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200m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0多次充放电测试,保留效率高达88%,比容量为156F/g,能量密度为3.5Wh/kg,功率密度为81W/kg,相比氧化石墨烯电极,电化学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有机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可再生,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醌类化合物1,2-二羟基-9,10-蒽醌锂(茜素锂),并通过研究电解液和导电剂
化学修饰电极自20世纪70年代发明以来一直是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研究热点,由于电极表面修饰的媒介体可以加速被测物质氧化还原电子传递的速度以实现电催化反应,目前已被广泛
摘 要:各种新闻事业顺应群众的需求逐渐发展起来。并且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高速的发展,包括报纸、电视台、通讯社等等。这些统称为新闻单位,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音源、照片、稿子、视频等统称为新闻档案。每天都有事情在发生,所以新闻档案的数量正在以高速激增,为了保证信息的清晰性,出现了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新闻消息从发生到传出的效率,保证新闻的及时性,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新闻
二氧化锆和二氧化铪具有硬度大、耐高温、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隔热、电子信息、燃料电池及仿生材料等领域。锆/铪氧簇合物不仅可以作为二氧化锆/二氧化铪的分子模型和形成的中间体,还是构筑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Zr/Hf-MOFs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溶胶凝胶法是合成二氧化锆/二氧化铪最常用方法,锆/铪氧簇合物作为预成核阶段的纳米簇合物,存在于二氧化锆/二氧化铪形成过程中,因而捕获并解析其晶体结构,
近红外染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功能染料,主要是指吸收波长在近红外区700nm以上的染料,近红外染料的开发对于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红外光区域十分重要。近红外染料用途广泛,除作为光吸收剂用于DSC之外,还可以用于激光防护、高分子材料的防老化、光盘记录、红外激光调Q染料、隐身材料等,另外也可以用来制备用于夜视兼容照明器件的近红外滤光片等等。近年来,以8-8H-苊并[1,2-b]吡咯-9-腈为母体合成了许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