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回归:民间国学复兴中的文化霸权与规训——基于济南A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的田野实践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掀起了一轮新的“国学热”。百家讲坛电视节目大受欢迎,各个高校开设国学课程,穿汉服,拜师、祭孔等仪式兴起,各种私塾班读经班遍地开花,国学热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全民狂欢。本文将从国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国学”为切入点,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辅助福柯的规训理论,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A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为田野点,通过人类学视野,来讨论民间国学是什么,为什么受欢迎,如何对人产生影响,以及民间国学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已有研究、相关概念以及论文框架的一个综合概述。第二部分是对我的田野工作地点:A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的介绍,主要涉及A中心的发展历程、机构的组织架构设置、主要活动、工作人员组成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从国学热的原因入手,运用文化霸权理论,分析国学与国家之间存在的权力关系。同时,分析了国学在民间社会这个特殊的场所中具有的特点以及知识分子在整个民间国学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依据田野调查的资料,借助规训理论,讨论民间国学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对人产生影响。第五部分为批判与总结,首先对前文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其后,从传统的回归角度来讨论我国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民间国学复兴作为传统的回归是目前中国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重建的需要。中国要想实现完全的现代化,树立大国的文化自信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他文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施一
学位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市、城镇周边的农村土地被征收,大量失地农民游离于城市与乡村社会之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成为了的新型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