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调周法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AOAb及性激素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u0709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绝经,并伴有高促性腺激素血症、低雌激素水平状态。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及家庭和谐,成为近年来妇科领域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针对本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且长期治疗有其不利因素及患者依从性差的缺点。近年来中医药对其研究及治疗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处在观察某些专家的经验方疗效上,而且缺乏系统的方法学及大样本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本实验从中医角度,采用动物实验的方式,自神经内分泌入手,从方法学的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对本病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本病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学指导。   目的:探讨补肾调周法对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抗卵巢抗体( AOAb)和性激素的影响。   方法: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135只,将其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补肾Ⅰ号方高剂量组,补肾Ⅰ号方低剂量组,补肾Ⅱ号方高剂量组,补肾Ⅱ号方低剂量组,补肾调周高剂量组,补肾调周低剂量组,每组各 15 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环磷酰胺(CTX)进行造模。给药20天后,测定血清 AOAb(抗卵巢抗体)、血清 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E2(雌二醇)水平。   结果:研究结果1提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抗卵巢抗体浓度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补肾 I号方组,补肾 II号方组以及补肾调周组血清 AOAb均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中药补肾 I号方组、补肾 II号方组、补肾调周高剂量组、补肾调周低剂量组间均无明显差异。   研究结果2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E2明显降低,LH、FSH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补肾Ⅰ号方组、补肾Ⅱ号方组、及补肾调周高、低剂量组均有升高血清E2,降低血清LH、FSH浓度作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低E2状态方面,补肾调周低剂量组疗效优于补肾II号方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高LH、FSH水平方面,补肾调周低剂量组疗效优于补肾Ⅰ号方组、补肾Ⅱ号方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补肾调周法能显著提高血清中 E2水平、降低血清中AOAb、LH、FSH浓度。   结论:补肾调周法可降低卵巢早衰模型大鼠高 AOAb表达,显著改善低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同时该结果也证明改善血清中高AOAb表达是防治卵巢早衰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伤寒学术流派的发展,在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医家在《伤寒论》所确立的辨证体系之上,不断发展完善,不仅推动了“伤寒学说”的研究,也推进了中医学术思想的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IF-1α和PPARγ水平的变化和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进一步探讨奥瑞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特点和内在作用机制,为
  目的 统计近7年我院儿科医院1877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分析紫癜性肾炎各临床类型分布及肾穿患儿的各病理类型的所占比率,了解肾外表现与紫癜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