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规约下的“日常生活”呈现——从女性人物角度解读“十七年”短篇小说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与个体人的存在和发展息息相关,自1980年代以来,有关它的文学叙事及相关文学研究方兴未艾。而在此前由于“日常生活”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拒斥,在“十七年”文学的叙述中处于离散的状态。短篇小说因其能够快捷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日常生活”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了呈现。   文学文本“日常生活”的呈现都有女性人物参与其中,在“十七年”短篇小说中亦然。以“女性人物”观照“十七年”短篇小说可以发现,在时代政治的强大规约之下,不论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公共空间,还是个人的日常活动中,“日常生活”的表征趋向于“崇高”、“纯洁”;同时,不同年龄段女性人物的日常情感呈现为“非日常性”的特征。在这一时期文本的叙事建构中,女性人物成为被男性凝视的对象,成为一个个“革命化”的身体。不过,“十七年”短篇小说对意识形态的规训和约束也做出了自己的审美响应,文本塑造和刻画女性人物时,在适应主流话语的同时,在很有限的范围或者以一种隐现的方式呈现了女性人物的真实情感和转变的过程。
其他文献
佛教东传之后,对中国传统的文学体裁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像赞便是佛教与中国文学相互影响的产物之一。由于像赞本身与佛教音乐、绘画、建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具有文体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所安全生产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将复杂的系统分为系统平台层、应用平台层、系统支持层以及数据存储层,让复杂问题简单化。最后提出安全生产中的信息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