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词语中,词群是以一个中心字为形式标志,和其它词进行搭配后形成的词范畴。这个词范畴是在家族相似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成员是意义相关或相近,形式统一,结构整齐的词或短语。例如:词群“领”:灰领,白领,金领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词语以词群的形式出现。本文以汉语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词汇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其构成方式、产生的原因、意义成因机理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到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汉语词群中的成员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成员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词素,我们称之为中心字。这些中心字主要来自基本范畴。由于中心字是汉语词群的形式标志,我们把词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本文的研究当中来。这样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我们对汉语词群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传统的词语分析方法强调词语搭配的合理性,组合的逻辑性,关注词语之间形式搭配的逻辑关系。这无疑忽略了人在词语构成及其意义理解方面的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汉语词群的构成及其意义成因与人的认知机制密切相关。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范畴化后的心智表征,通常以词的形式出现。词群的构成是中心字与其它词语概念之间相互整合的结果,是它们所激活的框架之间相互融合的结果。如今,汉语词群大量涌现,其产生的动因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间的语言融合密切相关。汉语词群的意义也不完全是来自词语间修饰和被修饰的逻辑关系,而是概念之间相互整合的结果。汉语词群中的中心字的意义由基本义和引申义组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动态性和意象图式性。中心字的语义变化在词群中形成了连锁型、辐射型和复合型三种语义网络结构,其产生的认知机理是与中心字原型的转移和分裂、转喻和隐喻密切相关。当中心字和其它词素进行整合时,它们各自框架中的属性通过映射、激活、连通形成层生结构,再经过组合、完成和完善三个整合过程后最终产生层生意义。这就是汉语词群的意义生成机理。在汉语词群中,中心字作为连接各成员间的桥梁,使得汉语词群中各成员的意义之间极具类推性。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在掌握中心字的基础上迅速掌握词群中的词语,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因此,汉语词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