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多数城市污水的C/N低,依靠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存在供氧动力消耗大,反硝化碳源不足,产生大量剩余污泥,难以同时保证高效脱氮除磷等弊端,很难满足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亟待探寻低碳源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方法与新途径。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多采用单污泥系统,即利用同一混合微生物种群完成有机物氧化、硝化、反硝化和除磷,如A2/O、UCT、CASS、UNITANK等。但多种处理功能的高度关联性增大了运行控制的难度,也限制了其处理效能。因碳源缺乏及硝化菌和聚磷菌泥龄的差异,导致传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无法同时实现高效脱氮除磷。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的问题,开发出“A/O除磷+半亚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自养脱氮”三污泥系统工艺,该工艺三污泥系统包含除磷系统、半亚硝化系统和ANAMMOX系统。城市污水先在A/O系统中进行强化除磷,然后在ANAMMOX系统中实现自养脱氮,除磷和脱氮在空间上得以分离,避免了不同细菌之间的相互干扰,解决了碳源不足的矛盾。
通过小试装置对三污泥系统处理低C/N城市污水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探索,考察了各污泥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处理效能,实现了城市污水营养物经济高效去除。试验条件及主要结果如下:
在A/O除磷系统,好氧区DO浓度平均为2.0mg/L、常温(15~29℃)、污泥回流比为75%、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6h和污泥停留时间(SRT)为3~5d条件下,出水总磷(TP)≤0.5mg/L,整个运行期间TP去除率均值为95.3%,最高达到了98.3%。
在半亚硝化系统,通过改进的充氧方式(向曝气筒内充氧,气提作用使筒内液流与筒外液流形成内循环,为曝气筒外混合液提供溶解氧,各格室形成好氧/缺氧内循环运行模式)来控制半亚硝化系统内DO基质缺乏竞争梯度。在曝气筒中DO为0.5~1.0mg/L,曝气筒外DO<0.2mg/L、常温(15~29℃)、反应器污泥浓度(MLSS)≥4000mg/L和HRT为4.6h条件下,实现了亚硝氮累积率为75%~96%的半亚硝化,试验获得亚硝氮累积率平均为85%。随着回流比的加大,亚硝氮累积率持续稳定上升。长期在低DO条件下运行,污泥沉降性能良好,SVI值在70~110mL/g。半亚硝化工艺出水NO2--N/NH4+-N平均为1.0,可为城市污水的ANAMMOX提供合适的进水基质。
在ANAMMOX系统,水温为27~30℃和HRT为1.4h条件下,出水总氮(TN)≤8mg/L,最低值为1.6mg/L,TN去除负荷与进水TN负荷呈现较好一次线性相关性,回归系数R为0.9596,TN去除负荷均值为0.39kg N/(m3·d),最高达到0.57kgN/(m3·d)。
三污泥系统中聚磷菌、氨氧化菌和ANAMMOX菌均在各自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优化了污泥种群,提高了各工艺单元的处理效率。处理水COD≤30mg/L、TN≤8mg/L、TP≤0.5mg/L,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