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性Andersen-Hynes术两种术式治疗小儿肾盂连接部狭窄(UPJO)的疗效和优缺点,探讨腹腔镜Andersen-Hynes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今后腹腔镜Andersen-Hynes术治疗小儿UPJO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7例UPJO患儿,术前均完善泌尿系B超、CT或CTU、MRU等检查,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肌性狭窄,根据所行的术式分为腹腔镜组(LP组)和开放组(OP组),分别比较二者的一般病例资料和手术资料。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中认为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就诊原因、病变侧别、就诊时肾积水程度等一般病例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资料的比较中,LP组的手术时间长于OP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的肾周总引流量少于O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的止痛药使用率低于O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的住院天数少于O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O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抗生素使用情况(P=0.073)、术后并发症(P=0.499)、术后肾积水缓解率(P=0.801)、手术成功率(P=0.847)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腹腔镜与开放性Andersen-Hynes术治疗UPJO同样安全、有效。2.腹腔镜Andersen-Hynes术相对于开放性Andersen-Hynes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短、其操作空间大、缝合更加精准可作为治疗小儿UPJO的值得推荐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