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棉花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其它性状如品质、抗病性、抗虫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随着纺织工业的飞速发展,棉花品种改良的速度落后于纺织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纤维品质的提高远不能满足纺织工业的技术要求。培育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是当务之急,但是,由于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呈负相关,传统育种很难同时对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改良。分子标记的出现以及分子数量遗传学的兴起,可以将数量性状分解成单个孟德尔因子进行详细剖析,从而更加细致地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将优良性状进行有目的地组合。本研究在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的基础上,对产量、品质性状进行QTL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SRAP分子标记在棉花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是一种新型的基于PCR的标记系统,通过独特的引物设计对ORFs(open reading frames)进行扩增。该标记具有简便、稳定、中等产率、可产生共显性标记、便于克隆测序目标片段的特点。自创立以来,SRAP标记已被应用于图谱构建、比较基因组学、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基因定位的研究。 本研究将SRAP标记应用于棉花的遗传研究,并建立了完整的PCR反应体系,此体系稳定可靠、扩增效果好、可重复性强。 用SRAP对Pima90和邯郸208进行多态性筛选,结果表明SRAP标记在两个亲本之间表现出很强的多态性,每个引物组合可产生50个左右清晰可辨的条带。选取多态性好的76个引物组合进行群体分析,共得到285条多态性条带,每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数从1~13不等。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3.75个多态性条带。对得到的285个多态性标记进行连锁分析,构建遗传连锁图。237个标记进入39个连锁群(LOD≥3.0),48个独立,总长3030.7cM,覆盖整个基因组的65.4%。每个连锁群有2~13个标记,最长的连锁群为227.4cM,最短的连锁群为5cM。标记间最大间距为42.8cM,最小间距为0.2cM,标记间平均间距12.79cM。标记在整个连锁群中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标记聚集在一起的现象。这是首张用SRAP标记构建的棉花分子遗传连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