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问题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初,随着金融业严格分业经营限制开始松动,市场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和资本约束日趋严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重新开始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严格禁止的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涉足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业务,多元化战略开始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宽收入来源,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方式。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对其绩效产生的影响或正或负,尚未达成统一的结论,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问题又一次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思考,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希望能够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  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梳理出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效应;接下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多元化经营的现状进行了回顾,将地方性商业银行纳入研究范围,分析了不同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将非利息收入占比、赫芬达尔指数和熵指数同时纳入模型,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总体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提升并没有显著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对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对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Jensen与Meckling(1976)明确指出了代理问题产生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治理机制应运而生,从外部治理来看,具体有法律或政治途径、产品竞争市场、经理人市场、控制权争夺市场,从内部治理来看,具体有股权结构设计、董事会治理、管理层激励、负债融资等。本文主要是在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应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来度量信息不对称,考察股权结构、董事会
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直辖以来,入境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重庆市提出要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并于2013年成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政府支出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后国内外关于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就一直层出不穷,但并未形成统一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自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