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膜电解再生钠碱脱硫液,实现了吸收剂的循环利用。研究采用三室阴阳离子膜电解装置电解以纯Na2SO4溶液或加入少量Na2SO3溶液的碱渣模拟废液,考察各因素对电解过程的影响,并结合电极过程动力学方程和电极反应机理对整个电解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再从经济性的角度上进行成本分析,进而实现经济、高效的再生脱硫剂NaOH和生成副产品工业原料H2SO4、清洁能源H2的过程。首先,论文探讨了钠碱吸收烟气脱硫和膜电解再生吸收液的机理,还对实验室反应器的建立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膜电解钠碱废液循环脱硫技术的可行性。其次,论文研究了循环流条件下各参数对膜电解过程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再生效果、电流效率和能耗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运行电压和电流密度:本实验适宜的槽压及电流密度分别为3.6-3.9V和74.0A/m2;选择适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电流效率,由实验结果得到合适停留时间为160s;当中间室与两边室离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浓度差越大,将可得到较高的电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浓度实验条件是两边室酸碱浓度均为0.40mol/L,中间室Na2SO4浓度为1.40mol/L;当中间室加入Na2SO3时,验证了S032-会参与发生电极反应,但S032-加入后发现电流效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论文还对在单向流的方式下,各参数对膜电解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中间室Na2SO4溶液浓度或阴阳极室酸碱溶液初始浓度过大时都会降低电流效率。比较合适的方案是中间室各组分浓度略高于阴阳极室,但要注意需尽量减少水的渗透作用或者水在离子膜界面处的解离。最后,通过对电解过程进行成本分析,发现产生氢氧化钠的能耗为2540kWh/t,其值比氯碱工业上产生氢氧化钠的能耗要低,同时比市场价格成本要低,此外还可产生约1.55L的氢能源。因此本技术是经济可行且环境友好的循环再生脱硫碱渣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