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输入的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都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Singer(1987)曾经这样说道:“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母语文化,就很难真正理解另一种文化。”国内学者束定芳、庄智象(1996)认为本族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至少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更深入的了解;二是通过对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了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目标语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及其对外语教学的积极影响,师生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目标语文化的输入上,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缺乏,以致学生患上了“中国文化失语症。”本研究认为,英语专业学生不应该只了解西方文化,还应更好地理解母语文化并能够用英语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学,二语习得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省三所大学英语专业的600名本科生和31位英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用SPSS分析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探讨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输入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使外语教育的参与者更好地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确立平等文化意识,积极主动地传输民族文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论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此说明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阐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证了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问卷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然后得出结论,分析其存在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缺乏的原因,从教材编写、文化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第六部分是结论,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今后研究的几点建议。基于实证研究的复杂性,本研究也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问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还有待提高,调查对象只局限在河南省的高校,或许不一定能清晰全面地反映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另外本论文提出的策略还有待具体和完善。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应从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的范围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核电现场工况复杂,管道分布广,每次大修涉及维修、改造焊接后焊缝多,提高射线检查速度可以有效改善大修工期。与此同时,核电现场很多待检查焊缝都位于辐照区域,提高射线检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企业集团的数量和规模与日俱增,同时各类金融组织已逐渐发展成为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在目前中国经济长期调整的阶段下,企业集团转型
作为"8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的张悦然,她的作品凄美、柔情、细腻,充满着淡淡的忧伤。展现着青春的叛逆、纯美的感情萌动、成长中的痛苦。丰富奇特的意象描摹,是张悦然小说最大
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明确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提出: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
本文从区域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建构入手,对西部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文化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四川、陕西、重庆的文化竞争力最强。聚类分析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