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断提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带来了旺盛的理财需求,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促进了社会对于养老资金配置的关注。然而,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波动性较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较强。基于风险预算的资产配置策略开始得到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追求稳健性的投资者的重视。随着公募FOF的出台,我国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研究逐渐起步,但相比于国外依然有较大差距。综上所述,对基于风险预算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风险平价模型出发,放开了各资产风险预算严格相等的限制,提出了两种动态风险预算策略,并采用各大类资产数据对风险平价策略和动态风险预算策略进行了实证回测和对比。接下来,本文结合实证回测的结果对动态风险预算策略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并从不同角度检验了加入最低风险预算比例限制对于策略的优化效果。最后,本文从整体风险预算的角度出发,对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率进行了控制,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要。本文的主要结论:经典的风险平价模型能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取得相对不错的收益,夏普比率较高;原始的两种动态风险预算策略能取得较高的收益,同时波动率相对可控,但由于资金可能过于集中,最大回撤比较明显;改进后的动态风险预算策略能在不降低过多收益的情况下有效控制最大回撤,同时改变最低风险预算比例的不同取值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要;最后,向组合中加入无风险资产确实能够控制整体的预期波动率,但也会同时降低组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