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和锦标赛效应都是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上的重要现象。羊群效应是从众行为在金融市场中的具体表现,众多投资者出于某种原因会放弃自己对市场情况的判断,直接跟随其他投资者的决策进行投资。锦标赛效应则表现为基金经理人的业绩薪酬不由其管理基金的绝对收益决定,而由其相对业绩排名决定,这种排名也由此对基金经理人的行为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结合锦标赛理论、声誉激励理论、薪酬激励理论、风险厌恶理论等,利用文献研究、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等方法,全面探究基金市场上两种典型现象——羊群效应和锦标赛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深入地考察基金经理人的行为,探讨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从而为提升基金市场上资金配置效率提出有效建议。首先,本文介绍了羊群效应和锦标赛效应的相关概念和背景,并分别对研究二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梳理了相关理论和实证方法。其次,本文从理论层面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本文借鉴前人研究,以期望效用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和博弈标准型表示和展开型表示为工具,构造出存在业绩排名情况下多个基金经理人的投资博弈,证明了锦标赛排名能通过声誉和薪酬促使许多基金经理人出现羊群行为,产生羊群效应;另一方面,本文讨论了在羊群效应显现后,基金经理人业绩、基金表现排名以及经理人薪酬制度安排可能发生的变化,解释了羊群效应对锦标赛效应带来的影响,并认为排名靠前的经理人为了与模仿自己的人相区别,可能会试图提高组合风险以换取高收益。再次,本文对理论部分提出的相关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由三节组成,第一节采用最近国外学者提出的更为灵敏的羊群效应测度方法——FHW模型,使用我国普通股票型基金2014上半年至2016上半年共计五个半年度的持股变动数据,对每只基金、每个时期的羊群效应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得出了我国普通股票基金的羊群效应处于中等显著程度的结论;第二节利用第一节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每只基金的自身因素和基金经理人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基金经理人的经验和同业排名都与基金的羊群行为程度显著相关,验证了理论思考中的猜想;第三节利用跨期的数据进行类似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基金在当期的羊群效应程度并不与其下期的排名显著相关,这是由投资结果不确定以及数据本身的不足所导致。最后,本文对理论和实证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并为减少市场盲目跟风投资行为、提高金融市场有效性,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加强信息披露监督,减少信息不透明;完善行业准入机制,提高基金经理人素质;制定客观合理的业绩排名标准和薪酬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