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在语料库的基础上,以莱斯文本类型理论为视角,以历年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中的模糊限制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外交语言中模糊限制语分布规律及翻译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与各个国家的多边交流与合作也愈发频繁,外交是两国交流的重要纽带之一。作为外交活动的重要载体,外交语言,即外交场合中所使用的用来表明本国立场、颁布公告和发布会谈结果的语言,被广泛的应用于多国访谈、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外事宣传等各项外交活动中。在外交场合,外交官时常有意使用一些模糊表达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近些年来,模糊限制语一直是模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很多学者都从不同领域对模糊限制语进行了研究,从模糊理论的语义到模糊限制语的跨文化研究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的模糊语言理论研究上,对于特殊文体中的模糊限制语研究较少,缺乏权威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外交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的翻译问题,首先建立基于2007至2016十年两会期间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语料库,通过Trados软件自动对齐,建立了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平行语料库;借助AntConc软件对语料库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和观察。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外交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分布规律和译员处理模糊限制语的方式,并结合莱斯文本类型理论,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译文中的表现形式与翻译效果。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1.外交语言和通用语言一样,都有不可避免的模糊性。模糊限制语的恰当使用不仅不会减弱外交语言的准确性,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表达的有效性。2.在莱斯的翻译理论下,译者通常用译语中的对应词替代源语中的模糊限制语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根据具体语境译者也会采用增译、省译、变译等翻译方法实现政治等效的翻译目的。3.文本类型与功能,中英文化差异以及交际目的是影响译者处理模糊限制语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