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煤化工废水是一类来源广泛且水质各有不同、污染物浓度高且毒性大、有机物种类丰富且难生物降解的典型高氨氮难处理工业废水;因此,处理煤化工废水势必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过程。目前的研究多数针对于如何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而忽略了工艺本身因能耗物耗以及排放温室气体等对环境产生的负面效益。本研究基于LCA方法,分析了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本身造成的环境影响,从污染物去除效能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对煤化工废水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化工废水是一类来源广泛且水质各有不同、污染物浓度高且毒性大、有机物种类丰富且难生物降解的典型高氨氮难处理工业废水;因此,处理煤化工废水势必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过程。目前的研究多数针对于如何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而忽略了工艺本身因能耗物耗以及排放温室气体等对环境产生的负面效益。本研究基于LCA方法,分析了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本身造成的环境影响,从污染物去除效能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对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研究,在保证去除效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节能减排空间,提出了节能减排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处理系统的污染能去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原水中NH4+-N浓度高达4000~5000 mg/L,蒸氨单元平均去除率到达97.6%;分段进水AOAO单元和AOO单元出水NH4+-N浓度均能在15 mg/L以下,但TN去除能力有明显差别,分段进水AOAO单元平均TN去除率为93.4%,而AOO单元仅为26.4%。对焦化废水处理系统进行LCA建模,结果表明各个单元对环境造成的总影响为:AOO单元>分段进水AOAO单元>蒸氨单元>混凝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出水排放>污泥处理单元;在对11种环境影响指标的贡献中,AOO单元均大于分段进水AOAO单元;从碳足迹角度看,蒸氨是最大碳足迹贡献单元,占44.7%,其次是AOO单元和分段进水AOAO单元,污泥处理单元最小。(2)以煤气化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处理系统的污染能去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NON单元的脱氮效能优于AO单元;深度脱氮采用SBR工艺总氮达标率高;整个系统稳定性良好,平均NH4+-N、TN总去除率分别99.18%和94.70%;对于COD的去除,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出水COD浓度降为151.41 mg/L,已满足排放标准。对煤气化废水处理系统进行LCA建模,结果表明各个单元对环境造成的总影响为:AO单元>CANON单元>预生物处理单元>出水排放>SBR深度脱氮单元>污泥处理单元;采取厌氧反应作为预生物处理的手段,可产生明显的环境收益;CANON单元对11种影响指标的贡献均小于AO单元,约减少47.5%的贡献。(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4种煤化工废水生物脱氮工艺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从技术性能角度考虑,分段进水AOAO工艺是最优的;从经济性能和环境影响角度考虑,最优的是CANON工艺;三方面综合考虑,CANON工艺为最佳选择。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煤化工废水节能减排方案。通过效益分析发现节能减排方案分别应用于焦化和煤气化行业具有明显的能耗效益和环境效益。
其他文献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膜材料,但是由于PVDF膜具有强疏水性,这就容易造成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因而成为其在水处理等领域扩展规模的桎梏。因此,有必要改善PVDF膜的亲水性以提高PVDF膜的抗污染性。本文采用不同的亲水材料(GO,UiO-66,GO@UiO-66复合材料)制备了PVDF复合超滤膜,并探究所选的材料对PVDF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具体如下:(1)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八面体
当前,抗生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服用的抗生素药物大部分未被生物体吸收就被排出。由于抗生素药物可生化性差,传统污水处理生化工艺不能有效去除,其最终进入环境并在其中积累,引起了细菌耐药性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亟待开发出安全有效的水处理工艺。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EAOPs)是一种可以高效产生高活性羟基自由基(·OH)的氧化工艺,可以有效降解水中抗生素。本文以典型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性质由构成支链的布置方式以及支链内部各运动副的轴线方向共同决定。由于加工装配误差的存在,各运动副轴线方向难免会与理想情况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支链的约束性质,使并联机构出现不可控自由度。这一现象在UPU支链构成的并联机构中尤为明显,以3T1R四自由度4-UPU并联机构为例,当锁死驱动副时,其会在外力下产生绕X轴和绕Y轴的非期望转动。本课题从分析该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以避免机构出
全氟烷基类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cids,PFASs)作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及人类健康存在着巨大威胁。污水处理厂(WWTPs)作为水环境中PFASs的重要释放点源,研究WWTPs进水PFASs的残留特征和行为对我国PFASs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2014年和2016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样品、实验室模拟SR-SBR工艺流程,进行PFASs释放强度和迁移转化规
本文以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赤泥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背景,通过室内静态吸附试验,系统分析了单一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在赤泥上的吸附特性和机理的影响,并研究了多种重金属离子混合后在赤泥上的竞争吸附特性及机理,还开展了三种重金属离子在赤泥上的解吸试验,使用两种吸附-解吸模型进行拟合,最后利用一维土柱中的渗流试验,研究了赤泥隔层对重金属运移过程的影响以及对不同重金属的截污能力的差异。所得的结论如下:(1)溶液
十字轴是联结火箭箭体与发动机的传力组件,控制火箭在空中的飞行姿态,其常用材料是TC4钛合金和M50钢。由于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差,而M50钢耐腐蚀性能较差,两种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分别容易发生磨损失效和腐蚀失效。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分别对TC4钛合金和M50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系统研究离子注入改性层的组织结构,评估改性层的摩擦磨损及电化学腐蚀性能,旨在提高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及M50钢
近年来,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土壤中污染物迁移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及试验研究。热脱附通过加热使附着在土颗粒上的污染物脱离,能够有效处理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处理场地污染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因此,研究热脱附过程中温度诱发的污染物迁移问题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热传导方程及污染物迁移模型,结合温度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的非饱和土中污染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规模日趋扩大。在高速铁路建设的过程中,铁路噪声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与此同时,随着桥梁技术的不断成熟,应运而生的槽型梁在功能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但在高速铁路桥梁中还未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以高速铁路噪声中占主要部分的轮轨噪声为例,以简支箱梁与槽型梁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梁形式、截面参数的改变对轮轨噪声声场产生的影响,并对高速铁路槽
膜分离过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分离、提纯及净化技术,因为其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在工业化过程中广泛使用,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膜材料,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但聚偏氟乙烯(PVDF)表面亲水性差,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蛋白质吸附等膜污染,而造成膜孔堵塞,降低了分离效率,减短了膜组件使用寿命。制备PVDF膜最常用的是相转化法,
为了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金属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金属制造业由过去的高增量、大规模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向柔性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对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快速适应。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成为金属制造企业面临的难题。本文对金属制造中的熔铸与热处理车间调度问题进行研究。熔铸和热处理均为金属型材加工的重要工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