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鱼类工厂化养殖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规模化养殖产业,在我国的海水养殖业中迅速崛起,但截止目前,黄盖鲽仍然没有实现真正的工厂化养殖。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水鱼类,但近些年,其资源量急剧下降,黄盖鲽的人工繁育技术和方法亟待解决和突破。围绕黄盖鲽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黄盖鲽的繁殖力和精子活性时长的繁殖生物学做了基础性研究,应用亲鱼培育、人工干法授精等技术,采用孵化桶和筛绢网流水两种孵化方式进行人工孵化,并使用NIKON-100型显微镜观察了黄盖鲽从受精卵开始的胚胎发育情况,进一步研究了饥饿胁迫对黄盖鲽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光照强度对黄盖鲽仔鱼摄食情况的影响。另外,本研究对黄盖鲽早期仔鱼发育调控关键基因(Shh和Hox基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mRNA表达情况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旅顺口海区捕获的32条野生黄盖鲽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黄盖鲽为单次产卵型鱼类,大部分成熟卵的卵径分布在0.80~0.95mm之间,绝对繁殖力F在50~150万粒之间,个体相对繁殖力FL在1~5万粒/cm之间,个体相对繁殖力Fw在1000~5000粒/g之间。4℃下不稀释保存的精子8天后全部失活,0℃下不稀释保存的精子11天后全部失活。2.孵化桶和筛绢网流水两种孵化方式的孵化率分别为36.99%、93.38%。饲养成活率分别为41.33%、82.49%。3.受精后,在11℃水温下对受精卵孵化情况进行持续性观察,发现黄盖鲽卵膜表面呈花纹状,并且记录整个孵化过程和发育阶段,最终,我们发现黄盖鲽从受精到孵化成仔鱼需要大约216 h左右,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发育情况见附录图版I。4.饥饿胁迫对黄盖鲽仔鱼形态、生长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仔鱼孵化后4d日龄起开始摄食,6 d日龄时饥饿仔鱼初次摄食率达到最高值100%,8 d日龄时,饥饿仔鱼初次摄食率达到46.78%。根据饥饿不可逆点PNR点定义,仔鱼破膜后第8 d日龄,也就是饥饿4天,此时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低于最高初次摄食率的一半,尽管此时仔鱼还能生存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即进入PNR期。实验结果显示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起延迟作用,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摄食仔鱼,黄盖鲽仔鱼的耐饥饿能力较差。5.通过不同光照强度对黄盖鲽仔鱼摄食影响的研究发现,无论自然光照组还是持续光照组,初孵仔鱼均在上午10:00~12:00和下午16:00~18:00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高峰。总体而言,持续光照组在夜间的摄食率高于自然光照组的摄食率。在0~1000 lx光照范围内,黄盖鲽仔鱼的最佳摄食强度对应的光照强度范围在100~600 lx之间。其中仔鱼伏底前,在光照强度400 lx时摄食强度最大,但是仔鱼伏底后,最佳摄食强度从光照强度400 lx逐渐向100 lx偏移。摄食效率在开始摄食后前10 min时达到最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过强的光照不利于黄盖鲽仔鱼的生长发育。6.黄盖鲽早期仔鱼发育调控关键基因(Shh和Hox)mRNA的表达情况说明,Shh和Hox-d4基因均在前6天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之后天数的表达水平,且Shh基因在仔鱼发育的整个阶段都在持续表达,而Hox-d4基因在仔鱼生长的不同阶段呈现间歇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