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章氏推伤药酒应用于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证据。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0例诊断为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相同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在推拿治疗时使用婴儿润肤油作为推拿介质;试验组在推拿治疗时使用章氏推伤药酒作为推拿介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周5次,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彩超下最大直径及小儿肌性斜颈症状评分量表评分,记录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最后将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完成后,试验组共完成29例,对照组完成28例,具体如下1、肿块最大直径:三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患儿复查彩超,记录彩超结果中的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最大直径与治疗前彩超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肿块最大直径均明显小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肿块最大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2、症状评分量表:将两组患儿小儿肌性斜颈症状评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进行组内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量表内容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将两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量表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量表内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3、临床疗效:试验组29例中,优16例、良7例、中5例、差1例;对照组28例中,优4例、良15例、中5例、差4例。试验组优良率79.31%,对照组优良率67.85%。两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更佳。4、开始治疗年龄对疗效影响:将两组临床疗效的数据根据年龄段分为三组进行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不同年龄段优良率组内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方案对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疗效均表现为:0~3个月好于3~6个月,而3~6个月又好于6~12个月。结论:1、推拿手法联合章氏推伤药酒对CMT患儿SCM肿块最大直径的减退明显优于单纯推拿手法;2、推拿手法及推拿手法联合章氏推伤药酒治疗CMT均可以明显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推拿手法联合章氏推伤药酒对CMT患儿临床症状的减轻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3、对于小于1岁的CMT患儿,越早接受推拿治疗,临床疗效越佳。